第423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557 字 2022-11-13

张松龄满意地拍了拍手,带着爆破排的弟兄们继续向装甲巡道车处走。身背后的火车头再也不用管了,经过他这样一折腾,再优秀的工程师,也无法将车头修复。过后闻讯赶来的小鬼子援兵只能将其当拖走回炉,或者任由其继续躺在河道中,日晒雨淋,彻底变成一堆废铁。

河道中央,小陈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已经打开了铁甲巡道车的顶盖儿,钻入了车厢内。很快,一条完整的车载轻机枪和一条枪管变形但仍然有修复可能的轻机枪被战士们接力送了出来。紧跟着,出来的是两大箱六点五毫米子弹,足足有上万发,颗颗都泛着温暖的黄光。再接着,则是小陈自己背着一名气息奄奄的鬼子兵从巡道车顶口爬了出来,艰难地向周围的弟兄们招手,“帮我拉一下他,好像还有救!咱们团长上次……”

“呯!”他的话被一声枪响打断。背上的小鬼子脑袋冒出一股污血,当场气绝。“你……!”小陈被吓了一跳,冲着张松龄怒目而视。后者却一个箭步跳上前来,迅速掰开小鬼子的手掌。

一颗保险已经拔出过半儿的日式手雷,出现了众人眼前。张松龄飞脚将手雷踢进河道,然后劈手给了小陈一个脖搂,“找死啊你!告诉你先开枪后问话,你为什么不听?!”

“我,我……”挨了打的小陈捂着脸,无地自容,“上次团长说要抓几个活的,上交到军区去,组建日籍觉醒大队。我……”

“笨蛋!”张松龄又是一个轻轻的脖搂,与其算是打,倒不如说是在安抚,“你也不看看抓的对象。那些日本军医,铁道技工,做过的坏事不多,抓也就抓了,他们未必会跟你拼命。像这种机枪手和一线部队的鬼子精锐,哪个手上不是沾满了中国人的血?!在心里头,他们早就自己判了自己死刑,你却想活捉他们,不是上赶着让人临死前拉个垫背的么?!赶紧给我出来,找炸药把这车炸烂了。然后咱们去端小鬼子的加煤站,那边有的是鬼子给你抓!”

注1:老式蒸汽货车,靠燃煤锅炉推动。由专门的司炉工负责手动加水填煤。放水后干烧的话,很容易报废。

第三章 天与地(2)

加煤站是蒸汽动力时代特有的一种铁路设施,通常建立在两个距离稍远的火车站之间。内部设有专用的贮煤场和压力水井,这样,火车在出发时,便可以节省出一部分运力装载货物。而当一定数量的燃料和水消耗掉之后,又可以在沿途的加煤站停靠补充。

承担如此任务的加煤站,当然不可能设立在城市当中。通常都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下里一片荒凉。但是日本鬼子却非常懂得因陋就简,夺取铁路线之后,在各加煤站固有建筑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就将其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功能。那就是,作为铁路上一个固定的屯兵点,承担起保护军列不被劫持和封锁威慑周围村落的双重作用。

在“正常”时期,驻守每个加煤站里头鬼子和伪军不需要太多。万一遭到中国游击队的大规模攻击,只要他们能坚守上半天左右,距离加煤站最近的鬼子大部队就可以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的便利,搭乘火车或者铁甲巡路车赶到。内外配合,令攻击加煤站的中国游击队铩羽而归。但是,最近半年时间,加煤站内的鬼子兵数量却节节攀升。特别是进入到公元一九四一年后,为了保住仅存的几段完好运输线路,各个加煤站中的士兵更是凭空翻了一番,天天枕戈待旦,以防八路军主力部队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可是再严防死守,小鬼子也不可能在每根枕木旁都派士兵站岗。而八路军却整整出动了一百个团,四十万大军,不分昼夜盯着他的铁路,防不胜防。所以警戒来警戒去,加煤站里头的鬼子和伪军也都成了疲兵。不求有功,只求八路军破坏铁路时,尽量远离自己的驻扎地。这样,万一铁路瘫痪,责任便追究不到他们头上。而他们自己,也不用充当那个吸引八路军的火力的诱饵,以免没等援兵赶到,自己先去见了天照大神!

三棵树加煤站里的鬼子和伪军们,抱的就是上述一种心态。他们这个加煤站有东西两座炮楼,南北四栋砖木混合建筑。四周围的院墙也是去年秋天时抓了中国百姓当苦力,用石头重新垒就的,修得非常结实。但里边的鬼子小队长和士兵都没什么主动求战欲望,天天紧闭着大门,只有在火车停靠时,才从里边出来帮忙警戒一下。而给小鬼子当走狗的一个连皇协军更是士气低落,要不是小鬼子军饷给开得及时,并且附近实在找不到别的比较轻松的谋生路子,他们早就扛着半新的三八步枪开了小差。

不过,造化大神向来喜欢开玩笑。心虚者越是怕什么,它就越来什么。眼瞅着太阳西坠,这一天又要平安地混过去,耳畔忽然传来一声闷雷。紧跟着,值班室的故障警示灯猛然亮了起来,警报声瞬间就响彻了整个站台。

“八路!”中村小队长立刻跳起来,伸手去抓桌上的电话。听筒里没有任何声音,除了他摇动电话手柄时引起的阵阵嘈杂。“七孔桥,七孔桥那边出事了!”奋力将电话丢下,他又三步两步奔到墙边,摘下自己的士官刀和王八盒子,“全体都有,进炮楼备战。小田君,赶紧关上大门。犬养君,赶紧,赶紧把铁轨上的路障也给放下来。小心,小心八路乘着火车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