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烽烟尽处[校对版] 酒徒 2363 字 2022-11-13

转眼到了五原,傅作义亲自带领麾下众将迎出了城外。接上了斯琴之后,立刻在五原城最好酒楼里,摆出宴席给郡主殿下洗尘。而斯琴在这种场合,也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传统蒙古贵族良好的个人修养,既不怯场也不狂妄自大,无论待任何人都彬彬有礼,令对方如沐春风。

在等待苏联的外交飞机到来的闲暇时间段内,对待刚刚招募到属下的独立营与专程护送斯琴前来的八路军游击队,傅作义也表达出应有的尊重与感谢。专门派出了政工干部每天陪着大伙在城内吃饭、喝酒、听戏、购物,所有支出都由晋绥军来买单。当发现独立营和游击队战士们手中的武器式样很不统一的情况后,负责接待的政工干部还专门向傅作义打了报告,给每名参与护送的战士都重新配发了一支全新的中正式和两百分粒子弹,以及全身冬装一身,夏装两套。并向独立营和游击队的带队长官,吕风、周黑碳两人各赠送了全新的德国原装38手枪一把,子弹若干。让两支队伍从上到下,都焕然一新。(注2)

张松龄和赵天龙虽然都不是队伍中的主官,但也得到了五原城主人的热情招待。除了和战士们一样领到了三身新衣服之外,还都把腰间的两把盒子炮也都给更新换代,直接换成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才从德国进口的二十发速射型,采用了加长枪管后,有效射程和准确度都大幅提高。握在赵天龙手里,可以轻松打中二百五十米之外的烟头!

然而赵天龙对此却不太领情,新枪到手后只是随便在靶场上试了几发,就将它给打在了随身包裹里。新发的冬装也很少穿着出门,除了非常重要的场合,如充当斯琴的专职保镖陪同她出席晋绥军上层专门安排的酒宴之外,其他时间,依旧一身羊皮得勒,配上他那超过一米九的个头,在已经成为一座大兵营的五原城中显得格外鹤立鸡群。

注1:皮得勒,一种草原上特有的羊皮大衣。保暖效果极好。

注2:38,德造瓦尔特手枪,1938年开始装备部队。为低级军官专用手枪。国民政府曾经少量获赠。

注3:速射型盒子炮,1931年5月量产。1934年底,蒋介石专门命令中信局进口了五千支。枪管改为加长型后,有效射程几乎翻倍。因为装备部队后很受欢迎,1936年,国民政府又进口了两万余支。

第四章 兄弟(11)

另外一个情绪不高的人是彭学文。也许是见惯了大城市繁华对塞外偏僻之地不太感冒的缘故,除了第一天参加了傅作义专门为斯琴郡主举办的欢迎宴会之外,其他大多数时间,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门谢客。周黑炭几次专程邀请去草原上打猎,他都找借口拒绝了。甚至连他自己麾下的两个心腹老余和大齐也都不怎么搭理。气得周黑炭私下里直抱怨,说这读书人怎么都这德行啊!进了城就装大尾巴狼!你要是真嫌咱老周土气,当初别找咱帮忙啊?!如今功也立下了,名头也闯出来了。就想跟咱老周划清界限了?!划就划,等今后回到黑石寨,咱们就各走各的道,看看今后谁还会求着谁!

“他可能最近遇到什么事情了吧!你别老去找他,给他点儿私人空间。等他自己想明白了,估计就会恢复正常了!”张松龄也算是个读书人,不愿陪着彭学文一道挨数落。找了几个机会拉住周黑炭,低声解释。

“他能遇到什么事情?!”周黑炭把脑袋晃了晃,根本不相信张松龄的借口,“你看看晋绥军安排接待咱们的那些干部,哪个不把他彭专员当个宝儿似的哄着。包括傅长官本人,那天喝酒时都专门找他碰了一杯。换了咱们几个,谁能有这份面子啊!”

“那天,不是还有军统察绥分站的马站长在场么?他是彭学文的老师,傅长官走到他那桌碰杯,怎么着也不能把坐在他旁边的得意弟子给晾下了!”张松龄笑了笑,继续好言好语开解。

对于军统这种类似于明代锦衣卫的大爷,任何一个带兵的将领,都不肯轻易得罪他们。这也是傅作义将军和他麾下那些政工干部们一直将彭学文待若上宾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这五原城中,能让彭学文郁闷并把自己关在屋里连续好几天不愿意出来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授业恩师马汉三。至于马汉三为什么要收拾彭学文,是处于师父立场上对徒弟的严格要求,还是处于上司立场上对下属的吹毛求疵,那就不是张松龄所能猜测出来的了。

猜不出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张松龄唯一能替彭学文做的,就只剩下了开解周黑碳,免得此人和彭学文两个之间真的产生什么误会。毕竟彭学文头上如今还顶着一个察北行政公署专员的官帽子,如果跟周黑炭这个新晋的独立营营长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今后在黑石寨一带的工作就很难展开了。

“不跟你说了,反正你们一个是妹夫,一个是大舅子,无论是谁都不会向着我这外人!”周黑碳原本就是想发泄一下,见张松龄解释得认真,撇了撇嘴,转身而去。

“你去哪?别跑太远啊!晚上黄处长还请大伙喝酒呢!”张松龄快速追了几步,在周黑碳身后大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