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让他们的火药发展得像大唐这样强大,那大唐就危险了,大唐可不能让高句丽发展下去。
所以,从去年的时候,朝廷已经在准备了。
现在大唐的国力还很弱,能保护好自己,并且挡得住外敌,就不错了。
但是这一次是必战之战,所以,大唐是要拼上国本去打了。
这一战打下来,只怕国家会出现短时两三年的软弱,但是朝廷都下决定了,非战不可。
这是百年大计。
国家的钱不够,现在皇后和李承乾这边,赚到了钱,那么当然是应该先拿去支持一下了。
李承乾虽然爱财,但是对此,倒是很支持。
接下来的时间,是海商的股东们分钱,然后让长安的其他家族们都眼红得不行。
接着是筹备起了新一次的海船,在十月时出发了。
朝廷紧张并且默默地准备着对高句丽的战争。这个时候,倒是对李承乾的一个好处的插曲,东莱的水军总管颜将军,送过来了一个军报,把旗令给上奏给了李承乾,说这个法子很好使,请朝廷推广。
里面有李承乾教给他们的旗语,还有灯语。
另外一些是他们补充的,在夜晚打战时,在起雾打战时,视线看不到,旗令就失去了作用了,这时候原来鼓声命令,就起了作用了。
所以,以鼓声配合旗令语与灯语,一起在水军中使用。
混合法并不是李承乾提出来的,他们明明是自己想到的,却都冠在了李承乾头上了。这功劳算下来也是李承乾的啊!
看来,他们真会拍马屁。
李承乾也没有捅破他们,虽然程老货听到李承乾独白说过,但是他们军方的人都去研究这旗令了。因为对高句丽开战,可以从山东这边派战船打过去的,所以水军也是特别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