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页

隋末[校对版] 木子蓝色 2270 字 2022-11-13

这件事情,可谓是天下皆知。尤其是对于出身于义军的单雄信等将领来说,薛仁杲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是十分不耻的,如果薛仁杲真打败了唐弼还无可厚非。可即答应了归降,却又背后突袭,这就是无信无义了。江湖出身的义军将领,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人。

“狗改不了吃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薛仁杲的生性,这种小人既然夺了刘武周的地盘,势力暴涨,那他绝不会再甘心俯首称臣。更何况,他先前归降也不过是假意。最大的可能,薛仁杲接下来会进攻我军。又或者,他会暂时按兵不动,等我军与宇文成都两败重伤之后,他再来得渔翁之利。”徐世绩也十分赞同兄弟单雄信的话。

“按薛家父子一向的做事风格,这确大有可能。无论是他们选择哪一种,那结果都会对我们十分不利。宇文化及这次调集了十二万兵马前来反攻萧关,我们压力巨大。就算能守住萧关,到时也会伤亡惨重,如果再有一头野兽在一旁流着口水窥探,那这事就麻烦了。”

单雄信看陈克敌皱眉不言,低沉声劝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碰到薛举父子这种无信之人,不如下先手除之。眼下大雪,宇文成都驻守长武,暂时还没有立即进攻的打算,我们何不学那薛举,一举突袭秦军,打他们措手不及,先灭了秦军。就算灭不掉,也必须重创他们,把他们打的无威胁再说。要不然,放着这样一头野兽在身后,我们如何能尽全力与许军大战。”

胡海听到单雄信如此激进的计划,不由的惊讶地张大了嘴,好半天也没发出声来。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发。胡海发现他们这群人在一起,还真是他娘的相似。似乎这些人都不知道什么叫畏惧,不知什么叫规则。

好半晌,胡海才笑道:“俺老胡倒没想到,和单将军这么和脾气。咱们要是早个几年遇到,俺老胡定然早就拉着你结拜了。单将军这话虽然对俺老胡的胃口,可不过,单将军不要忘记了。之前陛下可是特意传旨,让我们与薛举保持目前的平稳关系。单将军可不能学俺老胡擅动兵马啊,现在俺老胡和好几位兄弟还是待罪之身呢,可不能错上加错了啊。”

上一次江东之战,主导者就是胡海,其它大座如徐世绩、苏定方、陈克敌都是参与和见证者。上次的事情风波还未远去,胡海等人虽因江东大捷,且向来得皇帝器重,得了一个不轻不重的惩罚。可事情可一不可再,一次抗命还好,如果接二连三,这可就未免有藐视皇帝权威的意思了,弄不好,被扣一个图谋不轨,那可就没处说理去了。

陈克敌摇摇头,面色严肃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江东之战,虽然有擅动兵马之责,可最后江东大捷,进行一举夺得江东九郡,拿下建康,救回太上皇,并且一战把沈落雁吴军击残,这不也是事实吗?要不是如此,陛下又岂会不重罚于我们,那结果本来就说明,陛下其实是心中明白对与错的。”

“这一次我们入进入关陇,虽然拿下了萧关,但我们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诸位不要忘记,陛下给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进入关陇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搅乱联盟,搅混关陇的这一池水。以攻代守,确保中原安全。”

陈克敌点头:“说得没错。将士们自进入陇上以来,并没有打过几仗真正的大战。论功,也只不过是小功。击败薛举,拿下整个陇上,甚至夺下陇右,这是大功一件。只要能灭掉薛举,那么整个关陇便只剩下宇文氏一家对手了。”

胡海还是有些担心,看着年青无比的统帅,他觉得有些话还是得说清楚些才好。他胡海上次擅动兵马,一来后面打了个大胜仗。二来,他也是陈军元老,皇帝对他也一直比较信任和看重。再一个,朝中文武,基本上他都相处得不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政敌。因此,上一次他才能轻松过关。

可再来一次,胡海却对陈克敌有些担心。一来陈克敌年纪太轻,且没什么背景,朝中也没什么真正铁硬的盟友。这次他统军,再立功,已经肯定让不少人眼红了。毕竟,资历这东西有时也是免不了的。看着一个年纪轻轻地将领爬的这么快,且没什么背景,自然会有人眼红。

再一个,眼下形势下攻打薛举,胜利的机会太小。薛举拥地数十郡,论起地盘来可不小于当初的东吴。而且薛举兵马虽比当初的沈落雁少,可陈军的形势却不比他当初。那边宇文化及十二万大军已经开到前线,薛举的兵马又刚刚暴涨。更加担忧的是,陈军从河东飞渡黄河而来,兵马总共只有五万,且早已经孤军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