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回到辽东城,和契丹靺鞨人一样,新罗人也被安排进了辽东城中军营。而新罗公主金胜曼则被安排在了陈克复的帅府之中,本来陈克复是想安排到旁边的一处大宅之中的。不过毛伯却非要安排进陈克复的元帅府,陈克复也就没有在意。
回了辽东城之后,除了偶尔带着金胜曼参观一下军营,以及各军的对抗演练,平时陈克复也不怎么去管他们。反正这些人和契丹靺鞨人一样,在他的眼中,如今不过是一个帮手。真正最让他在意关注的,还是辽东行营十三万大军的训练,以及和高句丽人的和谈。
行军司马毛喜全权主持各谈事宜,半个多月过去,他已经成功的和平壤城的渊子游给联系上了。有了渊太祚和渊氏的几万被俘虏兵马这张王牌在手,渊子游不出意料的选择了和隋军接触谈判。
为了表示诚意和麻痹对手,陈克复这边在一联系上后,就主动的先挑出了十来个渊氏一族的旁系子弟送还给了渊子游。大梁水西岸,这里不知何时突然搭起一了一座大帐,此时帐中正坐着隋军辽东行军司马毛喜,在他的旁边是数位隋将。在帐中的另一侧,则是高句丽大对卢渊子游的代表渊太齐。
这次的会面,渊太齐代表的只是渊氏部族,双方之间的会面完全就是避开高句丽王朝的。对此,毛喜也没有半点意见,反正他们已经早已选好了渊子游为突破口。
先把渊子游拉进和谈来,慢慢地再让渊子游出面,把整个高句丽王朝拉进谈判之中。当然,隋军并没有真正的打算和高句丽人和谈,只不过是打算行缓兵之计,顺带再交换回一些俘虏罢了。
大帐之中,毛喜让士兵带上了那十来个被挑选出来的渊氏子弟,笑着对渊太齐道:“大隋和高句丽本来世代友好,而且高句丽也世代臣服于我华夏。只是如今却兵刃相见,双方血流成河,这都不是我们双方想看的到。眼下,我们大帅有意和高句丽开启和谈,停止这种两败俱伤的惨烈情况,以求和平共处。”
“毛大人,是隋国先来攻打我高句丽的吧,现在又来谈和平,这不是很好笑吗?”渊太齐和渊太祚是一个辈份的,不过他却已经五十多岁,一直都是跟着族长渊子游在平壤做渊子游府中的一个总管。此次他得了渊子游的命令,私自北上,来和隋军谈判,以求换回被俘虏的数万渊氏子弟和族人。
“过去的事情就不用提了,如今我家大帅提议两家和谈,为的是两家都好,可不是我们怕你。我们整个辽东都打下来了,难道还怕再和你们打上一场?”毛喜目光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言语中却十分的不客气。
渊太齐一下子被堵在了那里,说不出话来,眼下高句丽大败,是个什么情况他自然清楚。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渊氏一族,经过此次大战,实力已经折损了一半以上,不但族长的嫡次子战死,就是嫡长子也被俘虏了。更加关键的是,整个渊氏部族北方的兵马全都丧失,可以说是遭受到了严重打击。
眼下渊子游已经感受到了严重的危机,如果不能通过这次和谈,把渊氏的部族人口和兵马换回来,那么等到有南方支持的高建武一派的人马恢复过来了。那么,在高句丽灭亡之前,首先就是他渊氏要被先灭亡了。
“毛大人,这是我家族长的和谈提议,你看下。”渊太齐直接递上了一张纸。
渊子游的和议条件倒很简单,隋国和高句丽以辽河为界,隋军兵马全部退过辽河。另外隋军释放所有被俘虏的高句丽人,而高句丽则归还他们手中的五万被俘虏的隋军将士。
抖了抖手中的纸张,毛喜都不由的气乐了,“渊大人,这就是你们大对卢的和议条件?你们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好糊弄,还是觉得我们大隋真的怕了你们?你们要明白,刚刚打了大败仗,战死了二十多万兵马的是高句丽。我们大隋如今已经据我大梁河以西所有土地,麻烦你们在提条件前,也先用点脑子,如果你们就这样的诚意,我看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和谈的了。大家这就各自回城,点齐兵马,兵对兵,将对将,好好的决一死战。”
说完毛喜起身一甩袖子,就要离开。
渊太齐哪肯就这样,忙起身拉住毛喜的袖子,低声道:“毛大人,和谈和谈,总得谈了才行。如果大隋对这个条件不满意,可以再重新谈,本人代表大对卢,全权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