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经由僧格林沁站出来这样振臂一呼很快又有几位蒙古王爷附议,为了表示对二唐的忠诚郭尔罗斯前旗的巴山王爷还请求中央派人下来整编该旗的军队,这让其他的几位有些进退两难,一方面军队被整编之后作为旗主就不再对其拥有直接的控制力了,但是另一方面未经改编的老式军队作用却又有限,派不上太大的用处,俄国人要是再来未必能担负起保境的重任。僧格林沁反复权衡最后一咬牙让他儿子托穆格尔也上表请求接受整编,因为在僧格林沁看来既然降了二唐如果再作墙头草那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另外托穆格尔年龄还不大,他也不希望自己这个儿子这辈子就只能在草原上做一个郡王。

刘铭传第二次进军吉林的时候可以说是志得意满,现在蒙古诸旗或臣服于二唐,或盟誓不犯唐军,他的左翼可以说是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而俄满联军因为这段时间的战争消耗战斗力已经大大减弱,他这次携四个师回来报仇雪恨可以说是势在必得。托穆格尔作为新组建的二唐第二骑兵师的师长负责为唐军进行周边警戒,僧格林沁对于自己的儿子竟然屈居当年淮军一个小小参将之下感到很是郁闷,当年抗击英法联军的时候这个小子不过是谢子澄手下的一个幕僚,和自己三军总指挥的地位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不过为官多年他也明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官场上面总是不停的潮涨潮落,所以他还拜托刘铭传看顾他的儿子。

这一次俄军已经没有了和唐军对抗的锐气,现在他们不但要面对唐军正面的进攻还必须防范后方的游击队,不管是部队的行动还是物资的补给都受到了很大的妨碍,俄军统帅很是纳闷,他们明明是应满族政权的请求来东北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满人拿起武器反抗他们。原来刘铭传在退出吉林后就看到了北方的人心仍有可以利用的地方,于是他一边约束汉人的义勇军以防止进一步加深汉满两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找了一些已经效忠二唐的满人向北方渗透来挑动当地的少数民族抗击俄国人,这个政策在这一年多来颇有成效,俄军的气焰一旦低落各地的游击队立刻就活跃起来。

当刘铭传经过一番苦战又一次夺下了长春之后俄军决定北撤以避开唐军的锋芒,可是这个决定遭到了伪满政权的一致反对,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伪满政权里的少壮派已经逐步地把那些靠着在前清地位混饭吃的那些遗老赶出了决策中心,现在除了奕欣还作为摆设放在最高处之外其他的各个权力机关的领导都是在满清灭亡以后迅速窜上来的,这些人血气方刚他们当中有很多的确打着和吉林共存亡的打算,而奕欣之所以也极力的支持他们的主张是因为他不愿意伪满沦为俄国侵略中国的工具,到现在为止因为在许多方面还需要伪满合作所以俄国与伪满的关系还没有到主仆那一步,可是要退到黑龙江那自己建立的这个政权就会彻底的沦为俄国的附庸,甚至会成为一个摆设,或者说一件用来挑拨满汉关系的工具,奕欣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如果那样满族真的可能面临灭种的未来。

这个时候驻守吉林的俄军统帅米哈诺维奇骁勇善战是个猛将,不过政治眼光却很短浅,他对俄军与满人这种不上不下的关系非常不耐烦,认为这些满人除了给他拖后腿就会打他的黑枪,现在既然他们要与吉林城共存亡那他干脆就甩掉这个包袱,所以第二天拔营整队,一路烧杀着向北方退去。

吉林城后面是宁古塔,本来作为北方重镇这里还是可以向吉林派出一些援兵的,不过现在也被石达开牵制住了,所以吉林城已经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刘铭传听说俄军主力北撤不禁大失所望,他这次此时憋足了劲要一雪前耻的,现在正主跑了只好重新算一算沈阳的帐了,于是大军将立刻将吉林围的水泄不通,等到攻城令一下就玉石俱焚,可是没想到当天晚上刘铭传的军营里却来了一位城中的密使。

登保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在清帝逊位之前他已经是吉林将军府的副将了,在伪满政权移师吉林之后吉林将军很快就为外来者排挤到了一边,他们这些人也处处矮人一头,所以这一次奕欣的投降密谋本土满人成为了他最主要的力量,这些人的家业往往没有遭到太大的打击,即便是近期受到了一些损失大多数也只能怪到那些出关的贵族身上。登保能够在这个时候潜出城来也是靠了守城将士中本土满人的掩护。

刘铭传看着登保从衣褶里抠出来的密信,再一次感到了一丝沮丧,“你家王爷这封信上写的这个献城计划倒是不错,不过我怎么觉得这是一个圈套,难道恭王就没有为投降开出什么条件?”

“我家王爷说了,大唐天子广施仁政,必不会难为降臣的,所以我们无条件投降,我们王爷只有一个请求,就是天兵入城之后不要为难百姓。”登保的态度十分谦恭。

刘铭传谣了摇头,“我丑话说在前面,我们万岁爷的意思我大致能猜出一点,你们满人不服大唐妄图独立是因为我们两方立场不同,所以虽然我们要予以镇压不过应该也不会太严厉的追究,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发起战争不至于掉脑袋、坐牢,当年王珍和王庆云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被特赦的,但是屠杀平民、纵兵劫掠则是严重的战争罪行,这样的人我们是决不轻饶的,在平定西南之后就有好几个军阀被判了死刑,你们在沈阳做的事情自己掂量掂量,别等到投降了再说我刘某人不仗义。”刘铭传并不是很希望城内不战而降,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栽过跟头,要是没有一场胜利来洗刷这个污点的话总让人感到不自在。

登保倒是很敬佩刘铭传这种实话实说的性格,“刘大人请放心,沈阳的惨剧我家王爷也是万分痛心的,对此我们决不推辞,献城之后一定配合朝廷的审查,该量什么刑我们都愿意承担。”

根据刘铭传的印象恭亲王奕欣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物,所以这次登保把话说到这么满让他很是惊讶,刘铭传并不知道沈阳惨案发生时伪满上层的变故。虽然后来听说奕欣被人架空,不过现在听到登保计划中他们要调动的兵马似乎奕欣仍然掌握着很大的力量。

“既然如此那就事不宜迟,后天拂晓献城,我可警告你们,不要在我面前玩花样,就你们那点实力再翻跟头也逃不出我的手掌。”

登保回去秉明奕欣之后城中也紧张的准备起来,按照奕欣的计划他将在第二天晚上召开作战会议,会议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等到后半夜那些少壮派睡眼蒙眬的时候由奕欣的亲信带领吉林将军的卫队将他们一网成擒,与此同时登保在南门发动忠于奕欣的军人打开城门放外面的唐军进来。

刘铭传并不了解吉林城中的政治形势,所以并未对这个计划提出异议,实际上在他看来计划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反正吉林是他的囊中之物。

奕欣在第二天依计行事时遇到了问题,对于他召开的军事会议有四个人没有到,这个时候城内正是准备城防的关键时刻,这几位没工夫去听奕欣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