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这个观点李富贵倒是头一次听说,“那为什么呢?”

曾国藩想了一下,虽然他不屑于巴解李富贵,但是说话的时候还是要避免得罪他,“就拿这洋文来说吧,要是大家都不懂洋文那当然不行,可是说到底这懂得洋文只能算掌握了一门器用,可以算是个文匠,与师爷、账房属于同一类型,与道无缘,是个专才,作个吏也就可以了,在大人这里通译作的再好他不还是个通译吗?”

“这话道是有些道理,如果一个翻译仅仅满足洋文说得好那他当然只能终身做翻译,可是人家还可以学习,在两江吏与官已经没什么界限了,下层公务员做得好就可以升上去。”

“李大人所言甚是,大人不拘一格用人才曾某一直很佩服,如果一个吏认真学习,并且仔细积累,最终突破了器的境界而上升到了道那他当然可以做官。实际上润芝办学堂的宗旨是培养学贯东西的人才,我觉得他的见识比你我都要高,先以圣人之学匡扶学子们的胸中正气以立身,然后再学习各种器用来治理天下,可惜天不假年。”

李富贵并不是真的想和曾国藩辩论,他只是因为正好谈到这个话题所以及探讨了一下,看到曾国藩的观点李富贵认为还算不错,这个世界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往西边看那就算是很了不起的人了,曾国藩因为年纪、经历等等原因基本上已经错过了这个机会,不过只要他支持别人这么做那么湖广还是很有希望的。

缅怀过胡林翼之后三个人的会谈进入了实质阶段,李富贵很块发现会议的主导权不在自己的手上,这让他十分的郁闷,这完全是因为那两个家伙采用了一种特别的说话方式。本来明明是三个军阀坐在一起商量南中国该如何瓜分,可是李鸿章和曾国藩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忧国忧民,其实李富贵当年也会这样说话,只不过后来长期不用现在已经非常生疏了,看着两个家伙道貌岸然的样子很多话你要是不变个样子还真就说不出口。

李鸿章和曾国藩的意思很婉转,不过李富贵还是很快就听明白了,他们都愿意退出江西,但是攻打江西的时候他们都出了很大的力气,所以希望李富贵能够给与一定的补偿。

在敲定了几项经济援助计划之后李鸿章和曾国藩算是勉强接受了李富贵的条件,虽然他们更希望能够获得李富贵支持的独资项目,不过现在看来还是不太可能,李富贵也答应如果他们做得好那就可以把经营权交给他们。

地盘的划分倒是最没有异议的,浙江归两江,福建归两广,台湾共有,两个人都认可台湾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发展,所以双方都不从台湾直接获取帮助。四川如果左宗棠能搞得定那就归湖广,整个协定的期限是十年。当地盘划定之后就有几个敌人需要对付了,东面要对付闽浙总督何桂清,毕竟李富贵和李鸿章瓜分的是他的地盘,这件事李鸿章早已打好了腹稿,在他看来这项瓜分最大的问题就是何桂清和浙江巡抚王有龄的关系实在太好,只要这两个人里有一个被排挤走然后李富贵再进一步控制浙江,在这个过程中李富贵只要和闽浙总督稍微的起那么一点龌龊他就只好投靠两广了。

李富贵觉得这样做自己好像吃了亏,不过南方的这种半独立的状态正是他一直努力争取的,自己多出点力气也算是理所应当。

在对付石达开的问题上三个人又一次陷入了分歧,李富贵主张大家坐下来谈判以争取一个和平的环境,可是曾国藩断然拒绝了这个主张,李鸿章也站在曾国藩一边,他们都认为石达开孤掌难鸣,即便没有李富贵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可是李富贵却有不同的认识,据他所知,西路太平军正在改组军队,再加上名将云集,如果自己不出手,他们未必能讨到便宜,不过这话他并没有说,只是一个劲的强调自己面临的各种困难,曾国藩也看出李富贵的意思了,那就是这些地方都是属于湖广的,他李富贵是不会为此出动一兵一卒的。对于李富贵这样的态度他们也算是早有准备,所以李鸿章十分讲义气的表示他来帮助湘军剿灭石达开。李鸿章这次如此积极倒不是因为他义薄云天,而是因为他知道在对付石达开的问题上河南的珞炳章,四川的王庆云都很积极,若是弄得好把这一大片地盘整合到一起,那样李富贵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而在这些人里他不但势力最大,而且年纪也最轻。李鸿章并不指望能够做到像李富贵那样建立绝对的权威,但是他觉得在这个联盟坐上盟主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最多开始让那些老家伙一阵子,最后这位子迟早是他的。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亚洲

在确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后大家都对目前的状况表示满意,李富贵打算利用这几年的时间把新体制给确定下来,军部的家伙现在总是在吵吵闹闹,有一些少壮派已经开始叫嚣着武力统一亚洲,对他们来说战争的残酷从来没有见识过,倒是带来一道一道的光环,在这种一帆风顺的情况下的确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自大的情绪。

李富贵前一段时间通过红沙会与安南的几个天地会建立了联系,天地会的众位首领对于接受祖国的帮助建立一些私人武装的想法反应积极。安南自从因为西班牙主教被杀而经历了法国西班牙联军的入侵后政权一直不太稳定,各地经常有小型的起义出现,正是这个时候一队中国雇佣军出现在肆德皇帝的视野内,这支军队人数很少,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最难得的是他们的出身相当的正统,都是跟红苗正的天朝子民,也没有做过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流落到东南亚完全是因为一些个人感情问题,肆德曾经看过李富贵给王彦朝的私信,以他来看那的确是李富贵的亲笔,要知道一封通篇都是李富贵亲笔的信件非常罕见,这从侧面证明了王彦朝的身价。从信上来看李富贵和王彦朝曾经同时爱上一个女人,不过最后王彦朝主动退出了,这样两人仍然保持着真挚的友谊,也因此王彦朝远走他乡。这样的经历让人放心,一个能够放弃天朝高位的人未必会看上南方丛林里一个小小的王座,另外如果能够借助这层关系得到李富贵的保护那么自己的位子经更加稳固了,在这个时候大清的各个属国还对清朝抱有一定的幻想。

实际上散布在东南亚的好几支华籍雇佣军都拿女人作为他们离开祖国的借口,以至于后来人们认为当时的两江一定出现了一位能够媲美海伦的美女,把富贵军上上下下的军官全都给迷住了,等到美人找到了归宿之后其他人就立下了廷达俄瑞斯誓言,然后远走他乡,这个东方版的特洛伊后来还真的被搬上银幕,当然里面的故事已经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阴谋的一丝痕迹。

肆德借助这支雇佣军获得了喘息的时机,不过中国人从此在安南也越来越活跃,尤其是在北部出现了多支以中国人为主的武装,不过他们并不反抗越南的政府,一般来说划地为守自己玩自己的,肆德曾经想除掉这些地方武装,可是王彦朝拒绝向同胞开战,而安南的政府军则在北部被打得落花流水,后来经过王彦朝的调解这些人大部分接受了越南政府的招安。实际上富贵军在东南亚各国的活动基本上都采取了这么一个模式,李富贵甚至应王彦朝所请出动海军帮助过越南,这让肆德在邻居面前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