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没有给,只不过中法北京条约里规定了,而教廷只是予以了承认。”
“北京条约?”李富贵被弄糊涂了,“北京条约就是我拟的,我怎么不知道有这回事。”
“条约中的第十四款就是保护教堂、教士、教民的,总督大人不会不记得了吧?”冈萨雷斯对于这些倒是记得很清楚。
“那和保教权有什么关系?如果这就叫保教的话,我这些年做得比这款条约要多得多,更何况这份条约能够签订我的功劳不比法国人小。”
“其实法国人要求的保教权和葡萄牙当年所拥有的已经不是一码事了,现在的教务都直属传信部了,法国人只是拥有代表教廷与中国政府交涉的权力,我想这个对于总督大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原来是这样,那教廷总该给我一些权力以便我在东亚开展传教活动,您说是不是?”李富贵发现法国并没有与自己在这件事情上产生冲突,这让他放心不少,毕竟拿破仑三世和庇护九世的关系可不是普通的铁。
“这个我想应该是可以的,毕竟总督大人对教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这也是传教的需要,不过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主教,这种事情或许大人直接向教皇申请更有效一些。”冈萨雷斯倒不是在推托,就他所知教皇对李富贵非常看重,毕竟他的名字在欧洲代表着东方。
看着冈萨雷斯欢天喜地的离去一丝笑容出现在李富贵的脸上,他现在相信教廷已经从侵略中国急先锋的战车上被卸下来了。就这件事情李富贵曾经与他的主要幕僚们做过一次讨论,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的这个计划,不过李富贵仍然力排众议决定实施。因为他认为教廷目前在东方最大的目的仍然是传教,而传教对中国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损害,那些害怕教廷通过传教来控制中国的想法在李富贵看来完全不值一呻,庇护九世现在连意大利都控制不住,他凭什么来控制中国,教会在中国的影响只有与英法这些列强的力量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可是如果中国政府非常配合传教活动,甚至表现的比英法这些国家还要好,那教廷就没有理由一定站在英法那一边,起码英国人在罗马并不讨好,为了英国使得中国转向排斥天主教怎么看都不划算。
“美国可以分化,教廷可以分化,法国人快要完蛋了,大英帝国仍然难以对付啊,”李富贵考虑着世界的格局,“最好能让俄国佬在北方的动作引起英国人的猜忌,不知道为什么,英国人就是看不得俄国人过好日子。”对于奕欣训练新式骑兵的事李富贵知道得很清楚,北京不是一个保守秘密的好地方,李富贵现在对北京的情报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到家了,很多内幕消息他都能得到第一手的情报,奕欣在北京虽然能够左右政局,但是还远没有达到一口就能把事情定下来的地步,所以他有任何动作必然事先做大量的说服、准备工作,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会有各种消息透露出来,北京的侃爷们总对这些事津津乐道,收集起来根本不用费什么事。至于在各处收买细作,刺探消息更是效率非常高,宫中的太监甚至把奕欣的奏章抄出来用电报发到南边来,李富贵的那个叔叔在咸丰死后就渐渐失宠,不过这对李富贵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本身对宫中的依靠就不多,对安德海这样的大太监也不过是按例送银子罢了,弄得安德海对李富贵很有看法,经常在慈禧面前说李富贵的坏话,不过慈禧在这件事情上倒是立场很明确,那就是内外平衡她的位置才能保持稳定。虽然因为舍不得多掏钱而与那几个当红的大太监关系冷淡,不过李富贵还是结交了几个有机会接触机密的太监,这几位在宫中也觉得能引两江总督为外援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一直对李富贵的事很上心,稍有风吹草动就给李富贵报信,每个月花在电报上的钱就不得了。
李富贵并不介意这位恭亲王继续去做中兴大清的美梦,他甚至透过一些渠道表示可以为新军低价提供军火,不过被一心迷恋俄式装备的奕欣给拒绝了,这让李富贵很伤心,那些俄国货他看过,实在不怎么样,看到朝廷被那些老毛子这样欺骗让他心里很不好受。
“不知道搞出一个中俄密约会不会让英国人警惕起来,密约上说什么呢?就说奕欣想向俄国借兵南征,事后把哪些地方割让给俄国会让英国佬受不了呢?”李富贵觉得有些头疼,毕竟俄国的边界离英国人太远了,“新疆、西藏,就说俄国人想到印度洋洗刷他们的战靴,这个倒是不错的一个借口。英国人会不会信呢?管他呢,俄国佬好像真的想去印度洋吧?信不信的先打个伏笔也好,三人成虎,只要他们乐于看到俄国人吃苦头那就行了。”
第一百零九章 青帮
在一八六三开始的时候李富贵正在就漕运的事情和漕运衙门的那些家伙见招拆招,每年漕运的里面无数的钱财流动,其中固然有大量的银子落到贪官污吏的口袋里,不过这运河两岸可也有几十万人指望这个吃饭,自从漕粮逐渐改走海路以后这些漕丁、漕夫们的日子越来越难熬,现在更是让人恐慌,如果李富贵的这种交漕粮的方法被各个省份所接受那他们很快就要全部下岗,好几辈的营生就要做不下去了,有些头脑灵活的人就开始打起转行的主意来了,现在一个好水手的收入可是不赖,当然像他们这些常年在运河上工作的并不能算是好水手,不过毕竟是水上吃饭的学起来应该比较快,现在漕运衙门里的各级官员还有运河上那些帮会把头们也是一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根本就顾不上来管漕夫们了。
对于大多数人轻易的舍弃祖祖辈辈从事的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漕夫也算是吃皇粮的,更是习惯性的指望朝廷,不过这一次他们恐怕要失望了,奕欣对于这件事只会哼哼哈哈,一点实质性的行动都没有。
青帮倒是颇为活跃,在漕运衙门的授意下正在准备组织漕夫闹事,索克阿对于这种活动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心里并没有底,他虽然不怕李富贵对他动粗,但是他也不认为李富贵会害怕别人对他动粗。索克阿已经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来对付李富贵,但是也只是在北京,而且多是口头上的声援,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来对付奕欣,可是碰上李富贵就找不到下嘴的地方了。
索克阿想先让青帮去试探一下李富贵,然后再决定自己该怎么做,他总觉得李富贵这种人应该不难对付,可是真的思考对策的时候却找不到一条可用的方法。本来他换一个地方继续做官也不是不行,只是这样灰溜溜的被李富贵赶走实在是心有不甘,而且自己这两年刚刚把亲信一个个提拔起来要是自己一走这些人想要跟着跑的话都得花上一大笔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