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们嘀咕了一阵,虽然巴夏礼还不愿意就此罢手,可是他也确实想不出自己还能怎么样,最后只好同意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一同前来的其他几个人看到李富贵三言两语就把这么一件棘手的事情给揭了过去心中倒也暗暗钦佩,虽然李富贵提到先帝的时候十分不敬,不过想到他一贯的样子大家也只好装作没听见。
接下来洋人把早已商定好的条款拿了出来,众人一看立刻觉得后脖颈子有些发凉,这样的条款如果真的签了下来只怕所有人回到北京都得人头落地,当然李富贵例外,所以他虽然一幅气定神闲的样子大家看在眼里却并不怎么佩服。首先公使驻京朝廷里早就有了定论他们自然是不能同意,至于要求中国向西方列强派出大使则让这些人感到莫名其妙,实际上这一条是李富贵加上去的,他是希望能够多打开一扇观察西方的窗户,英法两国对此倒没有什么意见,互派使节也是国际惯例。另外所有省的府城都向洋人开放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的,如果再算上过境那岂不是整个中华内陆都任由洋鬼子出入了。还有洋人可以在开放的城市购置产业开设买卖,更是想想就让人害怕。唯一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就是军费要的不多,还不到上一次江宁条约的数目。
李富贵任由他们去和巴夏礼一伙讨价还价,自己坐在边上一言不发,对这个态度他的那些同僚并不奇怪,可是英法侵略者反而有些纳闷,他们不明白李富贵为什么对和谈如此没有兴趣。
接着谈判的间隙巴夏礼提出了他的疑问,“现在的谈判没有任何意义,肃顺他们决不会同意这样一个条款的,就算砍掉一半他们也不会同意。”
“那为什么我们还在这里谈?”
“总要做做样子啊,不然岂不是显得我们没有诚意。”
“您的意思是说,现在的谈判仍然是清政府的缓兵之计?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继续用大炮说话。”巴夏礼怒气冲冲的问道。
“有点道理,不过你们最好还是表现出一点耐心,嘴上放些狠话就可以了。”
“为什么?”
“我想其他人也快沉不住气了,我们就在这里看热闹吧。”
“北京?”巴夏利若有所悟。
肃顺看到前面送回来的英法双方提出的合约条款气得想把它一把撕碎,如果说他以前的强硬态度还带有一定立场的因素不得不为的话,现在的肃顺则真的有一部分能够算是个爱国者了,如果根据这个草案根本就没有办法谈,大清在这个条约上将失去太多的东西。
相对来说奕欣的态度要模糊很多,虽然他也看这个条约很不顺眼,不过考虑到现在国家的形势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可是肃顺这样一再的否决这些草案,英法联军已经渐渐失去了耐性。
政变的进程由于军事威胁的变大而加快脚步,现在已经有好几个禁军统领站到奕欣这一边了,他甚至在计算如果没有李富贵这场政变的成功率有多少,最终他还是希望由李富贵来进行这最后的一击,因为禁军中各种关系千丝万缕,用他们去对付肃顺一方面无法形成绝对优势,另一方面也太容易走漏风声。
李富贵看到自己开出的条件全部被接受下来倒有些失落,这些好处其实不管对方答应不答应最后都是少不了的,所以他本来已经做好隔岸观火的准备,没想到奕欣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这就让他只好回过头来披挂上阵。
李富贵进入北京城之后既没有擒贼擒王的去抓肃顺,也没有立刻去对付那些忠于肃顺的军队,他反而带着人马直奔紫禁城,然后连夜利用紫禁城宽厚的城墙建立起炮兵阵地,在这个工作完成之后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就已经完全在李富贵的控制之下了。等到万事俱备之后钟鼓齐鸣召集大家早朝,当文武百官看到城楼上那黑沉沉的炮口的时候无不惊慌失措,看到有人逃命也没有被格杀或者阻拦之后立刻所有人都跑了个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