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六部,张绣也将它们全部划入尚书省管辖,这尚书省之首属于正二品,其实就相当于朝廷的大司徒,不过名号自然不能叫这个,故此就用了骠骑大将军府长史之名,当此职者自然是钟繇钟元常了。六部虽然只是执行,但骠骑大将军府长史此职却是有实权,可以和张绣议政,当然并没有单独发令的权力。至于司隶校尉一职由治政能力不亚于钟繇的诸葛瑾接任。
而六部首长,都属于正三品。户部由陈松负责,陈松虽然也擅长于谋略,不过其所学最接近张绣,由年轻的他来协助钟繇处理民政就最好不过。吏部则由陈宫负责,至于礼部则继续交给年近七旬但还老当益壮的蔡老爷子负责,本来张绣还不太想蔡邕来当此职,毕竟他已经年老,但一来手下没有德高望重可以镇得住场面的人,二来蔡邕也坚持,于是张绣只得同意。而工部自然是马均这个大发明家来负责了,度支部所管的并不多,就由钟繇原来的副手阎圃来负责。最后刑部则交由还远在益州未回的成公英负责,成公英未回之前则暂时由钟繇兼任负责。
民政处由尚书省总负责,那么军政则由新成立的军机处负责,张绣手下所有将军全部归入军机处,除了将军之外,当然还有像贾诩、法正等谋士,像贾诩则担任军师祭酒一职,法正降了一些,任副军师。军师祭酒在九品中与尚书省之首一般也属于正二品,法正那个副军师也有从三品。至于赵云所居的后将军,也被划入到正二品,这正二品暂时在张绣手下中属于最高,至于正一品自然是张绣这个骠骑大将军了。
民政、军政之外,当然还有量刑和监察此两部。历史上量刑、判刑都属刑部所辖,不过为了不让刑部滥用私刑,故此就将量刑和判刑独立开,让刑部只管执行。至于量刑和判刑则另立一司法省来处理,将这量刑、判刑的司法省一下子提高到与尚书省同等的地位,确实张绣吸收了穿越前西方那种三权分立制度。那司法省的首长则将以公正著称的凉州刺史杜畿调回长安负责,而京畿自然也是正二品了,至于凉州刺史则由河南尹张既担任,整个河南的政务则直接交由长安的司隶校尉诸葛瑾处理。河南毕竟有洛阳这故都在,张绣早就想将其都划入到司隶校尉亲自处理,不过由于钟繇事务太多,难以接手,如今却正好借此机会将洛阳也收归到直属。
最后的监察部门,则是新成立的台部和谏部,都归入门下省管辖,门下省长官乃一向负责监察司的杨阜。这里面台部的台官主要是弹劾张绣手下各大小官员,无论文武都可以,不过弹劾之后台官并没有处理的权力,而且这台官品级也不高,也就正六品。
谏部的谏官与台官品级一般,权力也没有,谏官的作用就是用来弹劾张绣本人,只要张绣有什么错误,谏官就可以跳出来进谏,而张绣与尚书省的一众官员议事,谏官也可以在场,若是张绣处理民政失当,谏官就可以进谏了,当然商议军情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情况让谏官离开。而且张绣还赋予了谏官一个特权,就是免死。当然这免死并非他犯事可以免死,而是谏官进谏激怒了张绣,张绣不能因怒而杀他,其实这一条更多是针对张绣的后代而设下的。
这么一来,门下省就专门负责官员之间的犯罪行为,刑部则负责百姓之间的问题。而无论门下省和刑部要捉人或者查证,都必须得到司法省的许可才可以执行,捉人之后和查证之时也不可以滥用私刑。
这就是张绣所设立的新制了,全新的三省六部再加上一军机处。这些全新的三省六部每一个都没有过分大的权力,而且更将监察部门和量刑、判刑部门独立了开来,防止了相互勾结干涉,最大限度地杜绝贪墨等行为。而且张绣对于自己也有了很多的限制,谏官就是一个,还有就是施行民政方面,如若尚书省所有人都不同意张绣所订的治政方法,张绣所提出的方法也不能通过,须要再商议修改,如若连续三次都不能通过,张绣则可以强行直接通过。当然这种情况也很少机会会发生,毕竟谁也不会这么多人联手与张绣作对,至于尚书省现在虽然只有钟繇一人,但日后自然会继续增多的。
第四百七十章 确立新制(下)
张绣这次的大改制,可谓将汉制完全推倒,可以说这制度不仅仅是骠骑大将军府内部的一种制度,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套立国制度。
这套制度虽然推倒了汉制,但这里面也看到了不少汉制的影子,例如那六部,就是将汉制里面九卿的不少功能合并,做到简政的作用。而尚书省长官其实就是汉制里面的丞相,门下省长官就是汉制御史大夫了,不过这门下省长官所管的范围和特权都非汉制可比。故此张绣又定下司法省来限制门下省,若是门下省的人犯事,司法省可以联合刑部来对付门下省,三方互相牵制,不会因某部权力过大。
至于军机处,则比较独立,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带兵打仗了事,基本上是张绣一个人说了算。对于军队只能采取此法,内部不能有什么互相牵制,也不能搞什么重文轻武,以文官指挥武官,这样做的话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屡战屡败。故此张绣对于军队的限制,也就是钱粮方面了。
这制度虽然合理,但还有超脱于这制度之外的人,那就是张绣。不过张绣也对自己做了许多限制,之前已表就不一一多说了。至于再大的限制,张绣觉得此时设立还不是时候,此时乱世还未结束,不可以有太多的束缚,故此这方面还是先放了一放,尚书省暂时有能力否决张绣的官员也仅钟繇一人(六部虽属尚书省,但无权否决张绣定下之策)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骠骑大将军府的内制定下,就直接推行到地方,处理地方的也是三个部门加上军队,军队早就独立成一个个兵团,基本不用动。三个部门方面,处理民政的还是州刺史和太守府、县衙等,监督的则是各地的监察司,这些监察司的作用与骠骑大将军府内制中的台官作用一样,专管官员的弹劾。而地方需要新成立的就是司法部门了,以后百姓有什么不平要告官,就全部由新成立的地方司法省负责,量刑之后则交由地方衙门按判决执行。
除了大变的内制和小变的地方制度之外,张绣对于长安学宫也作了些改变,首先就是考取科举后成绩好或有能力特殊的学子可以选择不立即为官,而是到长安学宫的内院深造,这内院可不仅仅只是如考科举前在学宫中学习一样,这些内院的学子更有机会被安排在张绣与众文武议事的时候在一边旁听和做笔录,若有好的计较也可以立即提出来。可以说既是培养这些内院学子,也是发掘年轻才俊,当然也有能力极高的人或许会借这样的机会一步登天,成为张绣的近臣也说不定。当然要进内院不是这么容易,还是要经过更为严格的筛选的。
除了成立内院之外,张绣也没有将汉代的察举制摈弃掉,治下大小官员也可以向张绣举荐人才,这里面官位高的官可以举荐有才学但官位低的官,而所有官员都可以举荐属吏和民间有才之士,这属吏不仅仅可以举荐自己的,也可以举荐他人的。当然举荐之后也要经过考察,若是无才却是要打回去。而举荐那官员虽然不会受到处罚,但也会因为举荐的人被打回来而颜面大损,这是警告各地的人不要胡乱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