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其实也是担心攻上党不下,冀州得到消息之后会来支援,故此才让冯习先取下壶关,绝了冀州支援并州的道路。马岱的谨慎正是张绣所看中的地方,虽然这次进攻并州有陈松作为内应,但马岱还是不敢丝毫大意。
不过显然马岱的谨慎有点多余,和张南率军来到长子城外,就见到城门大开,城内一名小将捧着一个小印走出城外。
只见这名小将年约二十左右,英气勃勃,加上马岱见到张绣在书信中对他的盛赞,不由得多留意了几分。
小将捧着小印来到马岱跟前,双手递上,说道:“末将郭淮,见过将军。”
马岱知道这是上党太守的印信,接过之后点头问道:“伯济,如今并州情况如何?”
郭淮听得马岱开口就问战况,原本双目中还留有的疑虑打消了许多。郭淮是并州本地人,被推荐进军中,但高干能力不高,看不出郭淮的能耐,却被身为并州别驾的陈松看中,一手提拔起来,算是心腹之人了。本来郭淮是极为反对陈松在此时将张绣大军引入并州的,因为郭淮觉得这样对并州百姓不是好事,反而会帮助了胡人。
初开始时胡人只攻下云中、朔方、五原三郡时郭淮还是坚持,陈松手上没有武力,也就不敢动手。但随着袁绍身死的消息传到并州,上郡、西河郡的长城相继失守,并州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坏,并州百姓都并不看好高干。陈松此时再劝郭淮,才勉强成功,郭淮因此也答应在上党接应张绣的大军。
如今听得马岱开口就问并州战事,眼中疑虑去了数分,而后答道:“回将军,鲜卑和匈奴人如今在上郡和西河郡两处抢掠,情况堪忧。雁门的情况也不好过,失守恐怕只在这月。”
马岱听得,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说道:“上郡和西河那边不用太担心,骠骑大将军已经率领十万大军从河东进此两郡,以此两郡之地形之复杂,大不利于胡人骑兵作战,以大将军之悍勇定能将胡人赶出长城以外。不过雁门那边情况危急,我们也不能迟疑,本将准备在长子休息一天,明日一早立即北上,希望能在雁门失守之前赶到。”
郭淮听得马岱说得真切,加上他手下的斥候也探到已经有大军自河东进入上郡、西河郡,与胡人作战。郭淮身为并州人,而且是并州世家出身,知道若是让胡人攻进并州,那么他郭家也保不住,此时依靠冀州还在内斗中的袁家支援已经不可能。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张绣,虽然张绣对世家不是太欢迎,但怎么说都是汉人,保住衣冠宗庙还是可以的,而且其治下还是有世家存在的,例如上庸的申家、以及在关西名声极响的皇甫家。只要不反对张绣的制度,张绣还是容许这些世家存在的。
郭淮信了马岱之言,忽然举起了左手。马岱还为郭淮的动作感到奇怪,却是见到长子城上忽然出现无数手持弓箭以及刀枪剑戟等兵器的部队。
马岱脸色一变,沉声问道:“伯济,你这是什么意思?”
第四百四十八章 贾诩定计
郭淮见得马岱脸上紧张的神情,拱手道:“将军不必多疑,这些是淮安排的伏兵,若将军不是真心帮助我并州,他们手上的武器就会对付将军的部队。但现在末将知道将军入并州乃是真心助我并州,对付胡人,故此末将将伏兵撤出。”
马岱听完,额上微微渗出冷汗,如若方才一个大意,贸然进城了,只怕就会遭到郭淮大军的伏击,城上人数虽然只有数千,但也足够马岱吃下一个亏了。心中的郭淮的评价当即提高了一个大层次,知道此人之能绝不在自己之下,这次是为保他郭家加上有陈松在中间牵线才降的,若是要强取并州,郭淮这一关就不好过。
马岱可不知道,历史上郭淮的防守堪称绝顶,蜀汉屡次北伐悉数被郭淮所阻,虽然此时的郭淮还年轻,经验未算老道,但其能力还是十分出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