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寻声望去,见到一名年约二十上下的年轻文士从厅外走了进来,只见其风尘仆仆,应该是远游归来。正在张绣准备说话之时,那边那名年轻文士已经走了进来,向着张绣行了一礼,说道:“草民杨阜,见过骠骑大将军。”
张绣见得,连忙说道:“不必多礼。”
姜叙这时走到杨阜身边,问道:“表弟,你方才所言是……”
杨阜点头说道:“大将军既然赏识表兄,表兄何不投在大将军麾下,建一番功业,也好光宗耀祖。”
姜叙听得,点了点头,而后对张绣说道:“叙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这时马超指着杨阜说道:“杨阜,你这是什么意思,当初我父招揽于你,你不投效就算了,又不准伯奕投效,可是看不起我马家?”
杨阜轻哼一声,说道:“马超,你如此说话,当心日后不得善终。”
马超听得,骂道:“杨阜,不想你心肠如此毒辣。”
这时张绣包含深意地说道:“孟起只是快人快语,这不得善终却是过了。”
杨阜颇为惊异地看着张绣,见到他神情恳切,不似作伪,赞道:“大将军果然如传闻一般,大度宽宏,阜佩服。”
见到马超欲再骂,张绣连忙止住了他,问杨阜道:“本将也很想知道,义山为何当初不让伯奕投效寿成。”
杨阜轻笑一声,说道:“马寿成并非明主,表兄跟了他不能建功立业。”
马超听得,指着杨阜怒道:“你……”
还没说完,杨阜就说道:“你怒也没用,阜说话从来都是这么直率,现在的结果不是已经说明一切了吗?你马超是骁勇善战,你父出身贫寒,也算善待百姓,不过他的性格和能力决定他成不了明主。现在他在大将军麾下,为官为将,不失为最好的结果。”
说到最后,杨阜言辞恳切,正如杨阜所说,事实上他们马家是败了,马超听得也辩驳不了什么,只是张了张嘴。
张绣为了不让马超尴尬,拍了拍他肩膀,示意他坐下,然后又对杨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众人皆坐下之后,张绣问道:“义山既然以为寿成不是明主,那觉得本将如何呢?义山不妨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