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将目光移向贾诩和法正二人,问道:“文和、孝直,如今长安被夺,只怕关中亦会落入马腾、韩遂二人手中,我军战略已经被其打乱,你们以为此时该如何?”
贾诩和法正此时心中还在暗赞张绣,从古到今,能有几名身为上位者会自己认错的?这样的人无一不是名垂青史,张绣能主动承认错误,这让他们看到了张绣真的拥有夺取天下的本事,这不是说他的能力,而是说他的心。
听得张绣问话,贾诩难得一笑,说道:“主公,长安虽然被夺,关中或许亦会如主公所言一般落入马腾、韩遂二人手中,然而对主公来说未尝全是坏处。”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定谋
张绣听得,用奇怪的目光望着贾诩。贾诩见得,说道:“主公,一路之上诩多番思考,诩以为,如今主公立得雍州之地,有一大弊,就是粮草不足,主公之前仅有三郡之地,其中上庸郡多山,就算用上翻车以及曲辕犁,粮食亦仅够自给自足。所以真正产粮的仅有汉中郡以及南阳郡二处。而主公已经夺得司隶之地,如果再得关中之地,两地同时建设还有新整编的十万大军,其中有三万余乃是骑兵,战马所耗粮草之巨主公自知。故此若得关中之地,只怕关中、司隶之民亦要过一段苦日子,这不利于主公的统治。如若主公将关中之地让出,专心发展司隶,只于粮草之上就应该足够用度,当司隶民力恢复之后,主公再徐图关中亦不迟。”
贾诩说得其实亦有道理,如今的张绣,就好比原先只是一个瘦子,肚子饿,就一口将食物吞到肚子中,然而丝毫没有到身体的承受程度,吃得太多也会撑死,如果张绣同时收得司隶和关中两地,保不准就会成为那个撑死的瘦子。但如若将食物分开将其中部分先让给另外一人,自己先吃了一口能承受的,将其中营养吸收了之后,使得身体强壮了。就将另外那人打倒,将食物抢回来再吃,这样比直接吃下去撑死了要好。
贾诩所言道理上虽然说得通,但是打仗与接收地盘毕竟不是吃饭这么简单,张绣还要考虑更多。只听见张绣说道:“文和所言虽然有理,但就此弃了关中,待得马腾、韩遂经营数年,有凉州之兵马,关中之粮草,只怕会养虎为患。”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所虑不差,然而诩以为,就算给马腾、韩遂十年时间,关中以不能恢复如先秦之时一般乃是天下有名之粮仓。主公当知马腾、韩遂麾下士卒均是羌人。羌人只知抢掠,不事生产。就算羌人到关中种粮,但关中本乃汉民之地,汉人与羌人之间必有冲突,马腾、韩遂二人手下虽多是羌人,但马腾、韩遂二人乃是汉人,到时汉人与羌人冲突,这就是他们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顿了一顿,贾诩继续说道:“其二,就算马腾、韩遂能平息汉人与羌人之间的冲突,而发展关中,但主公亦可以从中阻拦。如今青泥隘口、函谷关、河东、关中、上庸全在主公手中,可以说马腾、韩遂无论是东出中原还是南下益州、荆州,对要遇上主公,而且这些地方的门户都在主公手中。主公只需定时派兵到关中侵扰,逼得关中百姓不能耕种,又派人到关中之地将百姓劝说到主公三郡和司隶之中,双管齐下,到时百姓面临的选择是不走就不能耕种,无粮可食,走就分得田地、种子、农具,而且粮税甚低,百姓求生,亦会拖家带口逃来三郡和司隶。”
若是贾诩开始的是对马腾、韩遂夺得关中之后内部形势的分析,那么后面的显然就已经是出计了,只不过这一计施计的对象不是马腾,不是韩遂,而是关中百姓。贾诩自从跟随张绣这么久,从来没有出过毒计,以至于张绣都怀疑贾诩对不对得起他毒士的名头。但今日贾诩一计,让张绣知道,贾诩这毒士这名并非浪得虚传。以前不出毒计这是每必要,寻常的计谋已经能建功又何须出毒计这种损阴德的计谋,然而如今形势对张绣不利,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贾诩终于抛出他的毒计了。若张绣当真施行这一计,关中百姓只怕未来数年都要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生命得不到保障,直到张绣能占据关中为止。
张绣听完,摇了摇头,说道:“文和,此计牵连甚大,用之太过了。”张绣自然不会将阴损二字说出来,只说“太过”,以贾诩之聪慧自然知道张绣话中的意思。
贾诩听得,点了点头,说道:“主公若不用诩之计,或可听孝直之言。”说完坐回自己的位置。
张绣听得,将目光转向法正,法正见得,站起来拱手一礼,道:“主公,正之谋乃是倾力夺回长安,而后拥长安坚城发展三郡以及司隶,积蓄力量,之后才一举收复关中。”
听得法正所言,张绣问道:“孝直有何策可取长安?”
法正摇了摇头,说道:“无良策,唯强攻矣。不过正以为,主公欲夺回长安,须先破马腾、韩遂大军,最后才以大军围困长安,长安粮草不是太多,最多只能坚持半年,若能击退马腾、韩遂大军而后围城,或许能将长安夺回。”
张绣点了点头,而后问道:“子龙,方才可探得敌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