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听了长叹了口气说道:“当时吾亦没想过董卓会派张绣来攻南阳郡,留驻宛城的仅是一寻常将领,只让他负责些粮草工作,怎知道……”
刘表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宛城守不住。
蒯越听了之后说道:“主公可立即出兵,渡汉水进驻邓县,若是邓县在我军手中,则我军可凭借邓县坚守,以抗张绣大军南下。”
刘表听了,苦笑一下道:“如今襄阳城中仅有大军一万五千人,而襄阳本乃小城,不似宛城这般大城,只数千人就可坚守,以一万五千人防守襄阳,已经是最少的了。若是被袁术知道我襄阳兵少,只需少量军队拖住蔡瑁所部,自己率军来攻襄阳,如此荆州就只能陷于袁术之手了。”
蒯良和蒯越也是知道襄阳城防如何,本来荆州的治所乃是南阳郡的宛城,后来南阳郡被袁术占据了,刘表单骑来到荆州任州牧,就只能另选一城为治所,他看中了小城襄阳。历史上的坚城襄阳乃是刘表穷十数年之功建成的,此时刘表初任荆州牧,襄阳也仅是一待建中的小城而已,城防堪称简陋,故此要留大军防守。
沉默了一下之后,蒯良说道:“良有三策可解荆州如今之危局。”
刘表听了之后,急问道:“子柔且细细道来。”
蒯良点头道:“其一,主公弃南阳郡,撤回大军到汉水之南,凭我荆州水军,无论张绣还是袁术都不能轻易渡过汉水。如此就以南阳郡为诱饵,让张绣和袁术二虎相争。不过以良看来,袁术定比不是张绣的对手,如此主公可在两方战后酌情和之或战之。”
一策说完,刘表示意蒯良继续说下去,只听见蒯良继续说道:“第二策和第三策其实只能算是一策,只是施计对象不同罢了。主公可联合张绣或袁术随意一方打击另外一方,其中张绣大军最强,然仅限于陆上,我荆州水网密布,张绣要来可以水军击之。袁术如今大军虽然不多,但其只需在豫州、扬州征调大军前来增援,亦不可小视,况且其有水陆两军,虽稍逊于我荆州,然比之张绣威胁更大。”
刘表听了之后,问道:“子柔后两策怎不提到南阳郡?”
蒯良答道:“其实良后两策,均需主公弃南阳郡。而第一策看似有机会夺回南阳郡,但良以为我荆州军在陆上不能胜张绣,故此良此三策均要弃南阳郡。”
刘表听了之后,长叹了一口气问道:“莫非真不能夺回南阳郡?”
蒯越听得出刘表语气中对南阳郡的不舍,便说道:“越以为,兄长三策之中,最有希望夺回南阳郡的乃是联袁术抗张绣一策。只要张绣一退,我荆州的对手就只剩下袁术,之前我军能胜袁术一次,自然也能胜其第二次。”
刘表听了之后,顿时有些心动地问道:“联袁术抗张绣,此策当真可行?”
蒯越说道:“有可行之机,然此时并非联袁术之良机。”
刘表问道:“异度以为此时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