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一击之后,张绣手中虎头金枪一圈,将逼近的孙坚也圈入了战团,边笑着说道:“文台兄,令公子武艺不错啊,他日当在文台兄之上。”

孙坚一边挥刀与张绣战作一团,一边苦笑道:“这孩子自小好武,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这么一套枪法,小小年纪就骄傲不已,伯渊今日正好代我教训一下他。”两人对话的声音都不大,双方将士都听不到,也只有战团中的三人能听到。

孙策却是好奇不已,还以为自己父亲与张绣是生死大敌,怎么现在看起来两人像是朋友之间切磋多过像两军斗将。

张绣哈哈一笑,说道:“文台兄父子齐上,看绣将你们一起击败。”

此话一出,孙策就骂了一声:“狂妄”然后就持枪急攻,一旁的孙坚自然也跟上。方才两人之间友好的气氛又消失无踪了,现在张绣和孙坚又仿似杀父仇人一样猛打。

只见孙坚父子齐攻张绣,此时主攻的并非武艺稍胜一筹的孙坚,反而是少年孙策,孙策的枪法不似张绣师门所传的百鸟朝凰枪一般注重快。与孙策打了十多个回合的张绣渐渐发现孙策的枪法更多的是注重气势。

所谓气势其实也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否存在也只能是见人见智。好像一个人不要命,以伤换伤的打法,如果他的对手畏惧受伤,而变得缩手不前,那么就是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了,受到对方不要命的气势所影响,武艺就不能发挥得很好,而且很可能会被对方反败为胜,这就是气势的部分作用了。而孙策的枪法却是带有一股霸气,枪法干净利落,招式连绵,务求将对手用气势压服。

第一百零五章 败孙氏父子(下)

但是气势这种东西又岂是少年孙策这种尚未经历战场凶险的人所能掌控的,或者日后横扫江东时候的小霸王才培养出这种气势来,历史上他与年纪大他八年的太史慈一战,可谓是小霸王孙策最巅峰的一战。而现在的孙策,无论身体的力量、体力,武艺的磨练,人生的阅历上都尚是稚嫩,能有一流武将偏下的实力也算是难得的了,话说少年马超也就比孙策小一些就被阎行一个二流武将逼得险些丧命了,所以这般年纪的孙策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独斗孙氏父子的张绣,显得很是轻松。孙坚和孙策攻来的招式,被张绣或圈、或牵卸去力度化解了攻击之后,却是借着他们的力度还击两人随便一人,至于打的是何人就视乎情况而定,借力打力的方便程度比独斗孙坚时还要轻松不少。

这也是张绣为何不惧群战的原因了,独战的张绣发挥出百分百的本事,但群战的张绣就可以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本事,当然这个与战的一流猛将以上的人物不能太多,如果是孙氏父子、颜良文丑、夏侯兄弟一发围上来,就算张绣和吕布合体了也只能落荒而逃罢了。这么以一敌二或者短时间的以一敌三还是可行的。当然强一点的对手如徐晃、张辽之流以张绣的实力顶多就是以一敌二罢了,而且还不一定能胜。

而对上张绣的孙策,终于感受到父亲与张绣战斗的那种郁闷感了,每次或刺、或扫等进攻都会被张绣的虎头金枪所拦着,本来兵器相交肯定会有力量与力量碰撞的感觉,但孙策手中的霸王枪每次与张绣手中的虎头金枪接触的时候,都感觉到好像打落到空气上一般,而张绣每次还击而来的攻击,都令到他手臂一阵酸麻,此时的孙策才懂得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过孙策虽然知道张绣的厉害,但小霸王的性格又岂是那么容易服输的,张绣越强,就越激起他不服输的心理,越打下去,本来还略显稚嫩的枪法就越纯熟,不时还有些犹如神来之笔一般的进攻,令到张绣亦不得不仔细防备。

孙氏父子齐上,终于将张绣很好地遏制住了,现在三人之间亦变得有攻有守了。孙坚阵中程普,却是惊讶道:“想不到大公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武艺,想来日后成就定当在主公之上,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祖茂却是回道:“这个自然,大公子自小就天资不凡,又勤修武艺,现在这般成就确实是付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