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听到了自家公子的惊叹,孟管家嘿嘿一笑:“公子,像成都那些大户,哪家没有上万户的佃农、荫户?哪家没有良田数千顷。就说咱们家,虽然在益州内排不上什么名号,可是在江阳,不说旁人,凭着咱们陈家在江阳郡多百年的经营和名声,甭管谁来江阳郡任郡太守,又或者是在江阳任县令,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后台是不是硬得不需要先来咱们家拜见公子您……咱们陈家,在江阳郡,也有良田一千八百余顷,佃户也有五百余户,而奴客、僮客有近千户。”

“荫户?”陈祗不太明白,眨着眼睛瞅着孟管家,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说明。孟管家像是做贼似的鬼鬼崇崇地看了下四周,压低了声音给陈祗解释了起来。

※※※

听了孟管家的解释,陈祗可是实实在在地震惊了,原来这奴客、僮客属于荫户,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僚、贵族、地主、豪绅依仗特权和势力控制的一部分户口。而这一部份户口,是根本不会记载在各地政府部门的户籍里边的。

“咱们家藏匿了千多户?那若是让官府知晓了……”陈祗生在法制社会,过过军人生活,下意识地对于法律有着天生的畏惧心理,穿越到了三国时期,正想洋洋得意地建功业一番,若是因为这瞒报户口之事让封建社会主义官僚给知晓了,看自家不顺眼,跳出来以此为借口把自个给剁了,自己岂不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岂料边上的孟管家诡异地一笑,声音虽然放得轻,但是那副事无忌惮的表情让陈祗觉得诡异。只得孟管家笑言道:“这有啥?此事,莫说是江阳郡守不会管,就算是咱们的州牧大人也不会管,嘿嘿,因为光咱们州牧大人,手底下的荫户就不下三五万之数。”

听了孟管家如此说,陈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格老子的,自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世族,就敢隐瞒如此之多的人口户籍,那位州牧大人刘璋更无耻,一口气就没了三五万户,那可就是十来万人,那岂不是说,益州的人口有近半是在这些大豪族、官吏的手里边?

怪不得后世老说三国时代没剩几个人,感情这里边还有这种名堂,社会动荡之机,人口逃窜,依附于豪门世族,不入户籍,才使得那些当权者与世家豪门之间的矛盾越显激烈,怕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国曹刘孙才会老是跟各地的世家豪门多有争执,想来,这人口也是其中一个必争的筹码和社会资源。

第六章 穿越环境也有好坏

不过听孟柯的意思,陈家在益州而言,只算是一个普通世家罢了,加上家中单传,旁支都已经流散于各地难有往来,这样的家族很难得与其他的世家发生交集,所以在其他枝繁叶茂,旁枝遍地的世家的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要知道,这是一个提倡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人丁单薄,就代表着这个世家根本就不会存在庞大的势力圈子。但是好歹在常年累月的经营之下,也算得上是迈入了世家的范围,在这个时代,顶着个世家的名头,这就是一种身份,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本钱。

“家奴四百来人,使女数十人,平均一户为六人,格老子的,简直就是一个封建社会大地主阶段的样板。”陈祗心中暗暗窃喜,自己这个没见过面的偏宜老爹还算人道,给自己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自己家里,光是佃农、荫户加起来就有近一千五百户,还有家奴数百,这个年代,所谓的家奴,实际上也就是这些世家豪族手里边的私兵,要不然,益州之乱,那些世家豪族上哪会一下子的功夫给那位赵韪纠集出那么多的人马?

这么一盘算下来,乖乖,那自己手下也好歹有几千号人。就算想当个山贼头领威风的话也是能拉起千把号人马立旗号反政府干革命了。

看来,老天爷还算有眼,没有把自己给丢在哪个穷山沟里当农民,虽然是穿越人士,可有基础和没基础的人比起来,发展的时间长短差别是很大,要知道物质是决定社会科技进步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比如现阶段也有其他人给穿越了过来,不过是在南边某个山区的小寨子里头当少数民族,那种地方,别说穿越普通人,就算是整一个数理化无敌牛人去,也只能对着露着黑毛胸口和大腿的草叶兽皮和烟薰火燎的竹筒饭犯傻。

想到了这,陈祗开心地笑了起来,边上的孟管家让公子那令人心发颤的笑声给笑得心里边毛毛的,一脸忐忑地瞅着公子,生怕他高兴坏了犯啥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