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特茅斯港有大约三千多名华工在港口充当苦力或是水手,他们吃得是猪食一样的食物,却干着繁重无比的工作,为的是偿还他们之前欠下越滚越多的路费。
通过询问和观察,林海疆确定这些人中的一少部分还是具有培养价值的,但是他非常清楚,要将一名所谓的水手变成战舰水兵的话,似乎这条路还非常漫长,仅仅一名司帆长或是甲板长,就需要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和磨练,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很多职业都是子承父业的世袭。
因为甲板长、炮长、观察哨长一类的角色,专业的人员的培养跟不上皇家海军扩充的速度和规模,为了打破这一禁忌行规,这也是达特茅斯海军学校所存在的最终目的。
林海疆没有唤醒任何人,独自一个人走在前往港口的菲尔登大街上,林海疆近来一直在关注着附铁舰和铁甲舰的一切消息,让他无比震惊的是尤其铁甲舰,通过锅炉燃烧带动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甲舰此时在欧洲的很多造船厂竟然都可以建造?
这似乎严重的违背了他记忆中的历史知识?他甚至听说在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一些中小型造船厂甚至可以制造三千吨巡航战速达到10节左右的铁甲舰。
结合后世军火制造行业的潜规则,林海疆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原来铁甲舰已经被研究成型了,成熟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大量制造和装备的水平,但是原有的大造船厂却不希望这一应用新式技术的舰种得到推广,如果铁甲舰很快被接受的话,那么他们的垄断地位将会被动摇,甚至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出局。
在欧洲老牌的造船厂无疑背后都有极为深厚的政治背景,甚至还有皇室成员所经营的,在政治采购的年代,加上制退式火炮的更新换代,和铁甲舰的炮位布局不合理等等限制了初期的铁甲舰战斗力和火力的输出效率比,以至于所谓的新生代宠儿的铁甲舰待字闺中无人问津也是实属正常。
就如同在二战中期,美军完全有能力装备中间威力口径的突击步枪系列枪族,统一弹药减轻后勤压力,但是却依然使用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1卡宾枪,1a1汤姆逊冲锋枪,勃朗宁重管步枪组成战术突击班的武器构成。
要知道这些武器所使用的弹药都是各不相同的,带给后勤巨大的压力的同时,这些武器的作战效能也未能被全部利用,唯一的解释就是政府需要顾及几大军火商的制造能力和荷包,军火采购永远都是在政治与利益的最大化之下的,多花钱买破烂的事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恐怕除了战争就在也没有其他力量可以推动武器的更新换代了,林海疆郁闷的笑了笑,即便是三千吨航速达到10节的铁甲舰,依然要六十万镑左右,在加上独特的改进和主炮副炮的更新装备,水兵的征募费用,一百万镑也仅仅是个开始而已,真正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三到五艘铁甲战舰。
在联想到训练所产生的巨额费用,林海疆几乎倒吸了一口冷气,对于一个几乎等于穷光蛋的自己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款子,自己之前所想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这让林海疆感叹,海军是什么?无论是十九世纪还是二十一世纪,海军注定都是银子堆出来的!
头绪在哪里?自己又要从哪里开始?林海疆一点没有谱!
真如管家所说学成后回国在广东水师补个缺?林海疆实在不甘心,既然老天冥冥之中让自己来到了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自己就这么碌碌无为下去?或者去见证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的楼起楼塌?
痛快的活一天活得是滋味,憋屈的活一辈子则是遭罪!林海疆显然是属于前者,缔造一支属于民族的舰队,无疑是后世每个中国海军军人长久以来的梦想,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海军竟然还在做着蓝水梦,被诸多链岛围困在家门口。
后世无数的人在呼喊着建造航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身为海军军人的林海疆万分无奈和痛苦,因为整个的东南亚、台湾、日本链岛已经将中国漫长的海防线从战略的角度分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