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听完后,眉宇间更是闪过阴霾。

没想到,事情如此复杂。

刘锦棠冷着脸,斩钉截铁的说道:“要我说啊,这件事很简单,杀鸡儆猴。只要拉出几个人枪毙,所有的事情都解决,再也不会有任何的困难。”

石达开立即反驳,说道:“我们没有证据,不可以滥用武力。这是国家的法律,不能因为有了推测就随意调动军队出击。况且,一旦动用武力,那么商人们还会怎么看待国家呢?这对国家的形象,是会造成极大损害的。”

李振点了点头,说道:“要解决百姓的问题并不难,化解商人的招数也不困难。困难的地方在于提及的宗族,这是最困难的地方。宗族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每一个宗族都有无数的人。一旦剥夺了大宗族或者大地主的土地,大家族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最重要最稳定的来源。没有求生的手段,他们没有了出路,很容易就会爆发动乱。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石达开点头,说道:“是啊,是要收回了土地,这就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人走上了绝路,就不会再顾及更多的事情,我们也必须要有所准备。”

李振缓缓说道:“我来的路上,还考虑了一件事。四川多山多丘陵,很多人不一定在能找到的地方,而是在深山老林,或者在高上之上,常年都见不到。这样的人也是存在的,我们得重新规划地方,他们要包括在内。”

石达开皱起了眉头,说道:“大总统,您提及的这个恐怕还真的是一件难事。我断言,几乎不可能让他们搬出来的。”

“为何?”李振问道。

第1353章 市长西门弘

石达开沉吟一番,不疾不徐的说道:“第一,圈子问题。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宗族,有各自的团体。那些一直呆在山中的百姓,虽然地处偏僻,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有他们自己的一拨人,有他们自己的圈子,是熟悉的人。若是把这些人从山中迁移出来,他们能融入新的环境么?愿意融入里面么?再者,当地的百姓能接纳外人么?四川这里原本就比较封闭,而今氏族观念还在,喜欢说自己是哪里人,外地人想要融入,很可能遭到排斥。”

“第二,故土观念。且不谈圈子的问题。现在的百姓,包括我自己在内,虽然没在自己出生的地方生活,但心里面依旧想着百年之后能够葬在家乡,能够落叶归根。对百姓而言,他们难道不想么?我认为若是真的要搬迁,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会选择留下,终老山中。而这一部分人留着,又会使得另外的一部分跟着留下,到最后愿意出来的人并不多。”

“第三,搬迁的难度。百姓本身是住在山里的,去的路可能是山路十八弯,可能有陡峭的山坡,还可能出现悬崖峭壁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山中的百姓本身是有难度的。即使探索到了百姓的住处,但一个个百姓拖家带口的,家里也置办了许多东西,在这样困难的道路上,百姓还愿意搬走么?即使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补偿,可补偿的终究没有原来的好。设身处地的想,我宁愿不搬迁,继续留在山里。日子清苦一点,但也能过得走。”

石达开连续说了三个大的原因,继续说道:“除了上述提及的三个原因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小原因,都是零零碎碎的,我就不一一提及。总的来说,有了大的三个原因,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不容易解决。”

李振皱眉,他赞同石达开的说法,却认为不搬迁是不合适的,沉声说道:“难道发现了百姓在深山老林中过日子,就不搬迁么?”

石达开摇头,肯定的说道:“不是不搬迁,是有了条件后再慢慢的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