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又问道:“左校长,你呢?”

左宗棠耸了耸肩,说道:“曾总理和彭部长都说了,我没有说的。”

李振目光转向会议室中其余人,问道:“你们呢?”

一个个人都摇头,面无表情。

李振心中轻叹,碍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是当世人杰,是国家最优秀的人才,但他们终究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尤其是还饱受封建思想的禁锢,难以开拓思维,想法难以达到李振的地步。甚至,他们不可能有发明家们那样的思维,所以论及交通的时候,仅仅想到了刚开通的铁路。

李振并不责怪,说道:“火车的出现,铁轨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串通无数地方,使得我们对全国的掌控力增强,这的确不错。但交通并不只是火车,全国的交通应该有更多的方式,才能构成全国的交通枢纽线。坦克你们已经看到,这是在陆地上行驶的武器。自行车你们也是知道的,自行车已经取代人力的马车或者是轿子,接下来,必定还有更方便的交通工具,犹如汽车,这是构建枢纽线的关键点。”

“汽车??”

曾国藩眨了眨眼,一脸不解之色。

左宗棠问道:“大总统,汽车是什么东西?”

石达开、赵烈文等人也是一脸古怪之色,不知道汽车是什么玩意儿?

李振微微一笑,解释道:“如果你们多了解外国的情况,就知道汽车是什么东西了,这其实也是一种代步的工具,和自行车一样不用走路就可以前进,所消耗的只是储藏的能源。两百多年前,荷兰的物理学家研制出一种风力车,借助风力可以达到一个小时行驶二十四公里,可惜的是没有风,也就无法前行,只能在有风的地方行驶。”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科学家制造出来靠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可惜技术太落后,也难以大量的生产。”

“三十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詹姆斯发明了一个小时二十五公里的蒸汽车。这样的蒸汽车,已经是比较符合条件的,但因为汽车需要经常添加煤炭,而且发动的时候声音嘈杂,并且不容易控制,以至于经常出现事故,又被迫停止,这样的汽车便消失在视线中。”

“不管如何,汽车在不断的前进。”

“几年前,法国的一个工人已经发明了内燃机,开始改进汽车。到现在,汽车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只是还没有得到推广。就目前来说,内燃机已经是比较符合汽车构造的,不过还有待改进。中国的科学很薄弱,但可以去做。只要肯做,肯向国外学习,一定可以从无到有,逐渐的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