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将士们都不容易啊!作战总有死伤,那是拿命在保家卫国,如果不能有足够的粮饷抚恤,哪里对得起他们啊!”孙承宗的语气颇为心酸,这么多年对军队的事情他是了解甚深,可是想要改变却并不容易。

在孙承宗的心里,他深深的明白,卫所已经烂到了骨子里。想要改变大明朝这种弊端,只能改卫所制为募兵制。他心里知道天启皇帝的难处,可是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也不想放过。

自从奏折上到北京,孙承宗的心里一直是忐忑不安,多年没有的患得患失,终于再一次出现了。

见到孙承宗脸上的担忧,熊廷弼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欣慰的道:“大帅不必如此,现如今有圣明天子在位,又有大帅这样的贤臣辅佐。大明朝会越来越好的,以后边军不缺饷,肯定能够练出一支精兵来!到时候我一定带着人到草原大漠,北逐匈奴,何等的豪情壮志!”

看着熊廷弼一脸豪情的模样,孙承宗苦笑着摇了摇头,颇为无奈的说道:“你去吧!老夫老了,如果有那么一天,老夫就辞官归故里。养养花,种种树,含饴弄孙。”

“大人怎么会这么想?为朝廷出力不一直是大人的抱负吗?”熊廷弼微微一愣,满脸不解的看着孙承宗,迟疑的问道。

将放在碳盆边的酒杯拿过来,为自己倒一杯酒,一饮而尽之后,孙承宗在颇为严肃的道:“那个时候就没有老夫什么事情,国家强大了,老夫所愿足以。年纪大了,脑袋也不好用,回家颐养天年也不失为好的选择啊!”说着又为自己倒了一杯酒,颇为无奈的道:“老夫以前很少喝酒的,现在却离不了,都怪着辽东的天气。”

颇为敬佩的看着孙承宗,熊廷弼一抱拳,恭敬的道:“功成身退,事了拂拭去,深藏功与名。大帅真是高境界,飞百佩服!”

笑着摇了摇头,孙承宗颇为严肃的问道:“光说军卒了,百姓那里怎么样?毕竟这辽东之地,收成非常的少,天启这么冷,百姓怎么过活啊?”

“大人放心,辽东巡抚杨大人不愧为皇帝看重的大臣,自从他来到辽东,视察田地,惩治地主,非常的得民心。虽然田地增产不多,可是百姓都能活的下去。况且这冬天虽然寒冷,可是鞑子不来了,百姓可以放心进山狩猎。虽然苦了一些,可是很多人也是乐此不疲。”熊廷弼大声的笑了笑,脸上露出了一丝揶揄的神色。

伸手指了指熊廷弼也跟着笑了起来,显然他也知道熊廷弼说的是谁。

“大帅!我来看你们来了!”就在两个人大笑的时候,外面的声音大声的喊了起来,外面也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

时间不长,屋子的们便被推开了,顿时一阵冷风吹了进来。那人进来之后,便转身将门关上了。见孙承宗和熊廷弼在下棋,那人大声的说道:“两位大人,这下棋多没劲啊!我刚刚打了几只上号的猎物,除了狍子还有一只熊。等一下让厨子做了,晚上我们吃熊掌!不过我可没有好久,两位大人要自备好酒!”

看着进来的人,孙承宗和熊廷弼都笑了起来。这人身上穿着厚厚的熊皮袄,腰上系着虎皮的围裙,头上带着一顶狼皮的帽子,怎么看都是一副不伦不类的打扮,这个人正是沈阳总兵、忠勇伯贺世贤。

贺世贤是为数不多喜欢冬天的人,每到冬天他就闲不住,带着他的两千多亲兵到处去打猎。有的时候一走就是半个月,和打仗相比他打猎的水平要高得多。每年冬天都能打不少的东西,因为人多装备又好,收获自然也是不少。

见孙承宗和熊廷弼看着自己笑,贺世贤有些摸不着头脑,走到两个人的身边也不客气。一把将酒壶拿了起来,嘴对嘴便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