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天启皇帝和孙承宗都是一愣,两个人都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是徐光启的弟子。看来这个人不一般,作为徐光启的弟子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现在既然敢推举出来,想必也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玩味的笑了笑,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孙元化,朕要你办的事情想必你的老师已经和你说过了,说说你的想法吧!”

“是,皇上!学生的家就在家的那个,曾经在嘉定和老师学习。因为老师的原因,学生认识了很多的西洋人。又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对于船只比较喜爱。后来见到了许多希望的战船,学生潜心的研究过,弗朗基人的战船有很多地方比大明的战船强大,有很多地方不如我们大明的地方。”孙元化说的很是小心翼翼,说道这里就停下了,他要看看天启皇帝的态度。

天启皇帝心里已经觉得这个孙元化有才能了,毕竟接触过戏西学,能够平等的看代两种文化,这本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见孙元化停下来了,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起来接着说!”

“谢皇上!”孙元化站起身来,沉声说道:“学生收集了很多我大明朝造船的资料,又收集了很多弗朗基人战船的资料,又研究了一些水战和海战的资料,学生得出了一个结论。现在的海战决定胜负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坚船利炮。”孙元化的声音不大,语气也很平淡,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天启皇帝心中震动。

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后世都明白,可是在这个时代有这个眼光的人可不多啊!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问道:“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才能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

“回陛下,学生觉得建造战船一定要坚固,可以结合弗朗基人的战船和我们自己的造船技术,研究出一种新式的战船。学生已经有了想法,只是还没有实施。另外就是火炮的问题,如果这次改进弗朗基大炮事情能成功,或许可以在战船上架设新的火炮。”刘风化终于明白了老师提起天启皇帝的时候,徐光启都会赞叹一句明君圣主了,能有这样眼光的皇帝一定是因为英明之主。

天启皇帝缓缓地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如此这造船厂不能放在辽东,距离京师太远,将来火炮的运输都成问题。”天启皇帝是绝对不会将火炮放到辽东去制造,这样决定命运的东西,一定要放在自己这里。

一边的孙承宗一愣,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说道:“陛下,最好的建立造船上的地方实在天津,那里靠海而且距离京师也近一些。”

天启皇帝赞同的点了点头,不过一边的孙元化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天启皇帝不禁问道:“孙元化,有什么就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第三百三十二章 选将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孙元化看了一眼孙承宗,对着孙承宗施了一礼说道:“大人,建造战船需要上好的木料。”把话说到这里,孙元化就没有在说什么,他相信在场的人都能听的明白。

孙承宗笑着看着孙元化,语气轻松的说道:“你不用这样说话,有什么就直说,老夫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天启皇帝和徐光启也笑了,不过他们都听懂了孙元化想表达的意思,天津虽然地理位置优越,可是在京师附近却没有适合造船的木材。可是辽东却不一样,那里多的是参天大树,用来造船是在适合不过了。

几个人都皱着眉头沉思,天启皇帝沉吟了半晌才说道:“造船厂还是要建在天津,如果运送火器过去还不如运送木材过来。每年朝廷都有很多船去辽东,为辽东运送粮草军械,回来便可以搭在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