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可是现在遵化城被堵住了,自己这条回去的路被堵上了,现在皇太极想的是怎么离开。既然明军的援军到了,那么后面的援军必将是一波接着一波的,自己如果现在不离开,恐怕这三万人就走不了了。

在地图上仔细的寻找着,皇太极的目光最终落到了一个地方,这里就是喜峰口。喜峰口在三屯营的西北方,与龙井关和洪山口还有大安口一样,都是长城上的关口。如果不走遵化这条路,自己能走的就只有喜峰口这一条路了。

不过有一点让皇太极很高兴,那就是出了喜峰口自己就跑到了林丹汗的后面,如果此时林丹汗已经出兵,自己肯定能捡一个大便宜。如果林丹汗没有出兵,自己恐怕也是死路一条。

皱着眉头在帐篷里来回的踱步,皇太极觉得自己陷入了死地,回去打遵化皇太极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去喜峰口,三屯营的戚家军恐怕不会让自己这些人过去。不过皇太极还是决定去喜峰口,如果戚家军出城拦截自己,自己刚好会会戚家军。能够消灭戚家军,自己也算没白来。

轻轻的敲打着地图,皇太极沉声说道:“去把陈良宇找来!”

时间不长陈良宇就走了进来,皇太极也没有客气,挥了挥手打断了陈良宇的施礼,皇太极语气颇为严肃的说道:“陈先生,喜峰口的守将是谁?”

略微沉吟了一下,陈良宇苦笑着说道:“喜峰口的守将是一个蒙古人,他叫满桂!”

第二百六十六章 满桂

听到这个名字,皇太极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因为这个人他并不熟悉。可是坐在一边的桑噶台吉几个人身子却是一颤,脸上的表情也变了,显然对这个同族的满桂是认识的。

看到几个人的神色,皇太极微微一愣,看来这位满桂也是有故事的人啊!看着几个人的脸色,皇太极也知道这个喜峰口守将也不好惹,将目光再一次看向了陈良宇。沉吟了一下,皇太极才对陈良宇说道:“陈先生,这个满桂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苦笑着摇了摇头,陈良宇颇为无奈地说道:“作为喜峰口的守将,满桂的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参将。可是在蓟辽地面上,就算是总兵也没有人瞧不起这个参将。虽然三屯营的蓟辽总督戚金得不到大明朝廷的重用,可是在这蓟辽地面上,没有一个人的威望能够高过戚金。不光是因为当年的戚继光,戚金为人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可是就算是戚金,对于这个满桂也是非常的看重。”

听到陈良宇的话,皇太极就对满桂更加的好奇了,对于大明朝那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论皇太极自然是知道的。这位喜峰口的参将满桂能够在大明朝人的地面上获得如此尊重,绝对不是勇武能够做到的到的。

“陈先生,你对这个满桂知道多少?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看着陈良宇,皇太极沉声问道。

“贝勒爷,对于满桂的事情,陈某还是知道一些,满桂的事情在这蓟辽地面上,鲜少有人不知道。满桂来自哪里没有人知道,只是知道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来到了大明朝,带着他的母亲和六岁的妹妹。”陈良宇说道这里看向了一边的桑噶几个蒙古人,当年满桂来到大明朝的时候是被人追杀的,显然在蒙古那边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缓缓的点了点头,皇太极沉声道:“少年丧父,抚养年少的妹妹,还要照顾母亲,这个人一定能是一个心志坚定之人。”

略微沉吟了一下,陈良宇轻轻的叹了口气,神态颇为认真的说道:“大明朝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论调。可是在这蓟辽地区,无论文武,对满桂都是非常敬佩的,包括陈某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