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见王安一脸的不敢置信,朱由校轻声的笑了笑,沉声道:“历史上无数的人和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人和事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很多人,看起来都是奸佞之臣,可是本宫却相信大忠似奸。”深深看了一眼王安,朱由校接着道:“当年的江陵相公张居正,可以说是一代能臣,历史上少有的能臣。很多人却说他是奸臣,专权误国,你可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王安没有想到,这位昔日不读书的皇太子居然会说出这样一段话来,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年万历皇帝是历史上少有的刻薄寡恩的皇帝,张居正就是被这位皇帝给定了专权误国的名声,人亡政息。

见王安不说话,朱由校接着道:“因为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千里做官只为财吗?那些人都不是真正为了国家的人。那些反对江陵相公的人,派东厂的人查一查,哪一个不是家资巨富,良田千顷。”

“江陵相公要收他们的税了,他们就站了出来的,他们为什么?为了自己的钱袋子,为了自己的利益。所谓的读圣贤书,报效君王,他们不过是挂在嘴上说说。真正为国为民的是谁?是那个被人说成奸佞的江陵相公张居正,可是这位江陵相公的下场呢?人亡政息,一腔抱负赋予流水,可怜可叹!”朱由校的情绪似乎有些不正常,缓步走出了桌案,右手仅仅的握着自己腰间的宝剑。

王安此时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位太子明显是在抒发自己的不满,对万历皇帝的不满,对当朝这些大臣的不满。这些话太子可以说,自己却只能当作没听见,只能将它们带进棺材里。对着大殿里的太监和宫女使了一个眼色,直到所有人都出去了,王安才松了口气。

在王安沉思的时候,皇太子朱由校猛地抽出自己的宝剑,狠狠的砍在了大殿上的柱子上,脸色很是狰狞,大声的道:“秦有商鞅,方能一统六国,本人却落得个五马分尸。宋代的王安石,锐意变法富国强兵,最后却是人未亡,政先息。本朝的江陵相公张居正,改革革新,希望能够中兴大明,可是最后却落得个人亡政息,还有人想要他遗臭万年。”

用力的将宝剑拽了出来,皇太子朱由校大声的道:“本宫还没做皇帝呢!这些人就迫不及待的在本宫的头上按个名字,李选侍是武则天,那本宫是什么?垂涎后母的李治?把自己江山丢了的李治。”最后的这句话,朱由校是喊出来的,同时将手中的剑狠狠的丢了出去。

宝剑扎在不远处的大门上,不断的颤抖摇摆,此时王安终于明白太子为什么如此的生气了。想到这份奏折上的内容,一旦传扬出去,损害的不仅仅是李选侍的名声,还有这位没有登基的太子。太子还没有登基,这些人就将脏水泼到了太子的头上,他们要做什么?想到这里王安顿时觉的全身发冷。

第三十一章 妥协

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滞不前,九月初四如约而至。

对于昨天晚上皇太子朱由校大发脾气的事情,整个皇宫里除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王安并没有别人知道,这件事情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溅起丝毫的涟漪。

草帽胡同是京城赫赫有名的一个地方,因为这里是很多贵人居住的地方,世袭勋贵,当朝大员,不一而足。杨涟虽然也是做官的,官职却只是一个户科的给事中,他是没有资格住在这里,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房子贵,更是因为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

北京城的风水是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住在城东大部分都是经商的,有钱人。可是这个时候的商人并不像后世,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只能住在东城,再有钱也不敢到西城去住。西城住的全都是达官显贵,在京的官员,世袭的勋贵,甚至很多在京的王爷府都在这里。住在南城则大部分是所谓的下九流,什么青楼武馆、耍把式唱戏的,这些人都住在南城。北城则就是就是这个时候的棚户区了,整个京城最贫苦的人全部都住在这里。

杨涟的府邸就在西城,不过位置并不是太好,也不是很大,只是一座三进的小院子。

九月初四的一早,杨涟的府邸门前来三个人,这三个人很特殊,因为这三位乃是三位宫里的太监。

随着门房的通报,这三位被接了进来,来到花厅之后,杨涟已经等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