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

可高淯自知寿数不长,又无子嗣,急切之下,也不顾医嘱,才导致了病情急速恶化。

但万幸的是终究是留下了这一条血脉。

娄昭君姗姗来迟,她到达襄城王府的时候,高淯已经气绝。

高淯生前,最不受母亲疼爱,没想到死后,娄昭君却哭得险些昏了过去。

娄昭君不再怨恨十八年前的难产,却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弥补这个受尽委屈的儿子。

高澄亲自为高淯发丧,追赠假黄钺、录尚书、定州刺史,命礼部议论谥号,最终定下景烈二字,是为襄城景烈王。

丧礼过后,高澄将襄城王妃唤来,与她道:

“若是你不愿守节,我许你另择婚姻,瑄儿由我抱入宫城抚养。你若是愿意守节,瑄儿自是留在王府由你教养,可丑话说在前头,但凡有秽闻传到我的耳中,知晓你辱没了淯弟名声,使其为人所讥,非你一人所能承担罪责,必将遗祸家族。”

高澄的意思很清楚,改嫁可以,但必须断绝关系,他可不能让自己侄儿再让一个继父。

襄城王妃闻言脸色一变,但随即镇定心神,坚称要为亡夫守节。

不知怎地,高澄又回忆起了元季艳,终究还是放软了语气:

“若有一日改变了心意,便大大方方告知我,再改嫁他人为妇,只是不能以淯弟嫡妻的身份使他受辱。”

襄城王妃自是连声谢恩。

高澄之所以有此安排,也是可怜这襄城王妃,其实她也不过十七岁,与元季艳丧夫时的年纪差不多。

叔父高琛能偷嫂,但是高澄却不会对弟媳起意,与元季艳终究只是意外,是特例。

若这年轻少女耐不住寂寞,不愿孤寂一生,高澄随时可以许她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