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其实要按照张师齐的心意,小高王自然也要名列其中,只不过在审稿阶段,还是被高澄自己给划去了。

至少贺六浑、尔朱荣没有篡国,弄进《忠臣列传》,厚着脸皮倒也说得过去,大不了编点故事,比如高欢临终之际,苦苦劝说,让高澄安心侍奉元氏,不得篡国,是元善见与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非逼着小高王上位,高澄不得以而为之。

反正这些年高欢的遗言,高澄这个大孝子是张嘴就来,真真假假,他自己都快弄不清了,至于高欢为何能在短时间内交待那么多事,就不兴人嘴皮子利索吗?

高澄嘴上嚷嚷自己是元魏最后的忠臣,但多少还要点脸,真把他列入忠臣传,只怕传到南梁,会把吊着一口气的萧衍给活活笑死。

张师齐在编修《魏书》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让高澄在翻阅时,就其故事性大呼过瘾。

有功就要赏,这历来是小高王的原则,高澄以著史之功为张师齐赐侯爵,有感于张师齐严肃的历史观与出众的史德,高澄又将修国史的任务交给了他。

修国史可不是轻松活,有人修着修着,就把九族给修没了。

面对高澄务从实录的交代,张师齐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回到府中,张师齐提笔就来。

什么?查阅史料?

作为一名优秀的史学家,他张师齐著史,哪用得着这般东西。

只见文稿上,开篇就是高欢之母梦与神遇,合而有孕……

第四百二十七章 老将

高澄并不关心自己祖父是谁,张师齐不过是写梦中受孕,总没有班固在《汉书》中开篇就为刘邦的身世安排了一场ntr情节离谱:

‘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不过是神化君主而已,这些创业、开国之主出生时不整点异象,怎能显得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