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关键时刻,又是宠臣朱异站了出来,一番劝说:给他吧,就当送瘟神,早点打发走。

朱异甚至带头为溧阳公主萧妙淽备上贺礼,就连一惯贪婪的朱异,都为了送走高澄而破财免灾,建康百官也纷纷奉上自己的心意。

萧衍瞧着朱异,越发喜爱,他是舍不得那一万匹丝绸吗?他是开不了那个口,南梁天子让百官给北齐天子备贺礼,传出去要惹后世耻笑。

一万匹丝绸以及足以填满十间屋子的贺礼被送入历阳,朱异家中收藏,也多了许多金器,高澄出手非常阔绰,朱异大为满意,甚至与北方来客说道:

“日后大齐天子若有用处,异但凭吩咐。”

显然是想把这当成一门长久生意。

随军主管后勤的崔季舒对朱异的贪婪大为不满,高澄却笑道:

“无妨,金器不过死物,将来廓清四海,大可物归原主,不过寄存于朱异家中而已,朕又何必吝惜。”

说罢,望着陆续运来的一万匹丝绸,与能够填满十间屋子的贺礼,眼中满是光华:

‘这门生意做得,要不再娶几个邻邦公主?元善见当年嫁妹,给了我一万匹丝绸,之后又嫁了两个女儿给我,居然把这事给忘了,一个女儿就是一万匹丝绸,他又欠了我两万匹丝绸,得让崔季舒、高隆之把这债要回来,大不了拿封国食邑逐年偿还。

‘只是加上此前那五万匹布,元善见哪怕活到萧衍的年纪也还不完,不过也无妨,大不了让自己外甥元怀仁接着还,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世交。’

晋州平阳郡,正为人诊脉的元善见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高家大姐以为他受了凉,赶紧去熬煮姜汤,而院子外正与伙伴们开心玩耍的元怀仁,根本不知道自己小小年纪,就要为父亲背上巨额债务。

高澄派遣心腹坐镇晋州,监视元善见一家的同时,也严令州县不许打扰了他们的平静生活,甚至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元善见时常带着高家大姐上山采药,暗中也有人护卫,唯恐猛兽伤了他们。

小高王在经济上剥削元善见,每年要划走他们大部分食邑收入用于抵债,但又何尝不是在向外界放出消息,自己会护着元善见一家,否则何苦让他每年都得还债。

其实元善见也清楚,所以他在平阳郡安心过日子,从未想过要给高澄添乱,毕竟在史书上读过南朝亡国之君的下场,高澄待他着实不错。

淮南战报早已传遍北地,全取淮南之地使得高澄声望再上一层楼,元善见更没心思去想复国,只愿学习皇帝,救不了江山社稷,却能救治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