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页

忍受着屈辱,元善见同意将大将军五铢钱推行全国。

就算不同意又能如何,只不过是事后让高隆之再抢一次印玺。

前人作孽,败坏国家,以致后人遭殃。

朝议过后,高澄没有急于发布政令,在高隆之建起一百座铸币炉,积攒了一定数量的新币后。

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正式颁布政令,将大将军五铢钱推向前台。

高澄效仿原主的做法,在洛阳及各州镇郡县的市集,悬挂两杆秤于市门,供民众使用,以称量货币的轻重。

同时,高澄也严厉打击私铸钱币,无数劣币贩子因此家破人亡。

太昌六年,五月二十八,邺城市集,两秤悬挂。

主管市集的市司在门口大声喊话道:

“朝廷发行足重新币,若有疑虑者,尽可取秤称量。”

围观人群爆发出一阵哄笑,王阿井抱了匹布挤在其中,也是一脸的不信任。

市司又继续喊道:

“这是大将军的新政,新币也是大将军命人所铸。”

人群立即安静下来,众人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想要知道这新币是不是真的足重。

因高澄过往爱民之举,百姓们都信了大半。

市司将秤取下,当众数出百钱称量,一如高澄当日所称,重一斤四两二十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