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闻言笑道:
“彦深所言甚是,僧尼还俗耕种,还可为我缴纳赋税、服徭役,澄断不会效太武旧诏。”
太武帝拓跋焘的灭佛行动持续了六年,最开始只是命令僧尼还俗,到第六年,手段极度残忍,竟然下诏将北魏境内一切僧尼,无论老少,尽数坑杀。
废除寺院的同时,捣毁佛像,焚毁所有佛经。
若非太子拓跋晃崇信佛教,暗中庇护了一批僧尼与佛经,北方只有等拓跋焘死后,由南方僧尼北上传佛。
拓跋焘也是灭佛的三武一宗中,唯一一个打算彻底灭绝佛教的君主,他就是这样的汉子。
高澄知道佛教有它的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的僧尼们尽管多做恶事,但并不妨碍他们慈悲着嘴脸,导人向善。
而佛教所宣扬的生死轮回,也能够给予民众精神上的慰藉。
但是需要民众靠麻痹自己来忍受现世的苦难,本身就是统治者的失职。
高澄并不羞于承认这一点,毕竟国家沦落到这个地步,又不是他造成的,反而是自己一直在致力于恢复秩序。
期间,高澄又出偏室命人唤来崔季舒,三人在偏室中共同商议对于寺庙与僧尼的具体处置。
有太武帝坑杀在前,碰上小高王这样一位仁主,僧尼们不感恩戴德都说不过去了。
毕竟高澄只是夺去他们的财物,勒令他们还俗劳作,命不是还留着的嘛。
偏室中的三人说得口干舌燥,期间多次唤围聚在偏室周围的侍卫进来添水。
这世上不会真有人谋事的时候不让侍卫护在周遭吧。
直至正午,这才磋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高澄这才起身准备离去,临别时,将收集罪证之事交给了赵彦深。
等到获得高欢许可,便能立即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