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穿越之后,更是一心辅佐高欢,哪有时间读书进学。

高澄将崔季舒从叔父高琛手中抢来,总算出了口恶气。

当日,他念及缺少人手,于是把目光放在高慎的妻兄,博陵人崔暹身上,不曾想却被叔父截胡。

高欢将沧州刺史一职交予高琛,又担心他初次任事,难免出现纰漏,于是征召崔暹作为高琛幕僚,协助高琛处理沧州一应事务。

段荣被召回邺城,既出乎高澄预料,也在情理之中,高欢怎么会任由段荣久镇沧州,在六镇妇孺中施加影响。

待诛灭尔朱氏后,六镇妇孺在沧州也待不久了,可惜了众人一番努力才在沧州安下家来。

如今,冀州由高乾等人留守、殷州有李元忠任职、定州让娄昭出镇、沧州有高琛任刺史、瀛州则交给尉景,高欢自己在相州整军备战,六州皆被高欢彻底掌握,其余远在北部的幽、燕、平、营,则依旧由归附有功的官员留任。

收回心思,高澄又开始为崔季舒的职位犯愁,没办法,草台班子是这样的。

连高澄自己主政的身份都不清不楚,也没个官职明确。

最终高澄交由崔季舒自己抉择,一个是在他身边当幕僚,协助他处理田亩分配,一个是入信都为官,向高乾,封隆之等人学习处理政务。

崔季舒选择留在高澄身边,以备咨询。

高澄于是留孙搴在邺城主持听望司,自己则与杨愔、崔季舒忙着授田。

信都事务则交由高乾、封隆之、封子绘等河北士人。

一来,信都的草台班子确实没多少事情,军务都归高欢在邺城一人而决,民事中最要紧的授田则由高澄自己跟进。

二来,在信都搭台许久,高澄了解这些人的能力,能够放心的把信都交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