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高欢大喜:

“叔父勇于任事,欢恭候佳音,此事还需保密,功绩不能示于外人,但欢铭记在心。”

高澄此时心绪依旧不定,他真的办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历史,但他仍未满足。

“父王,孩儿以为人地矛盾之外,胡汉之间语言不通也是加剧摩擦的重要原因,父王何不鼓励鲜卑部民学习汉话,汉人学习鲜卑语,促进彼此间交流沟通。”

这才是高澄今日的真正目的,他认为文化交流,塑造文化认同感,是缓和胡汉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果语言不通,文化交流无从谈起。

之所以让两者彼此学习,不过是为了堵住这些鲜卑亲族们的嘴。

落后的鲜卑文化,又如何敌得过先进的汉文化,否则孝文帝汉化改革也不会得到众多鲜卑贵族的支持。

至少小高王的这条建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为了高欢麾下的胡汉团结考虑。

高欢面向众人,欣喜道:

“我等苦思数日无果,想不到阿惠却献了两条好计策。”

众人纷纷称贺。

大事议定,由高敖曹领部曲分散潜入,伺机假作民乱,袭占沧州,再由高澄领一部分鲜卑妇孺于沧州安置,减轻冀州人口压力。

同时鼓励胡汉两方,学习彼此语言,其中突出者,颁发相应赏赐。

四月十七,高敖曹在暗中指派部曲伪作民乱,趁城中无备,袭杀沧州刺史刁整。

四月十九,高欢派遣快马向朝廷报称沧州民乱,叛贼聚众十余万,此时崔祖螭领导的青州民乱尚未平定,高欢言称为了防止青、沧二州乱民过济州合流,不得不先行领军跨境击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