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页

此时已经没了旁人,他不用再装低三下四的臣子了,态度虽然平淡不过没了之前的毕恭毕敬。他也是有些猜不透温凝若此行的用意,巡视津门这个他倒可以理解,老温现在肯定是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师家再不出兵的话禁军肯定被定王压着打。一个李满海又怎么样,禁军的战斗力即使和定北大营难分高下,但东北军的定王身为第一武王也不是徒有虚名,真打的话朝廷还不一定讨得了好。太后巡视津门应该是要了解师家避而不战的原因,又或者说要煽动津门的民心士气,于上位者而言这时做这样的举措很是恰当,这也是老温唯一可做的文章。

第807章 匪夷所思的关系

在这讲究士为知己者死的年头,太后亲自巡视足表恩德了,这样的重视之下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最起码现在的民心是单纯的,即使是处于战火之中对于皇权还是有着盲目的崇拜,要是以太后之尊巡视的话势必让这些普通的军民受宠若惊。

师家军都是热血男儿,将军终须马上死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难免太后以母仪天下之尊煽动一番后会有一阵请战的热潮。

比较太后代表的是皇权,一番声声情并茂之下能鼓动军心并不难,即使是师俊也没办法控制住自己麾下兵马的血气方刚。

这是老温希望看到的结局,到时候若是津门内那些热血青年直喊以死报国的口号师俊碍于形势也不得不出兵,除非师俊敢明目张胆的抗命造反否则的话也难以应对那样的情况。

毕竟是传承了百年的皇权,在这种皇权至上的年代,太后之尊母仪天下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一但太后真的能言善道得到民心所向,除非他师俊肯背个怯战的骂名被津门百姓唾弃,否则的话师家军还是得披挂出战,这是师俊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这些师俊都了解,也明白老温到底想干什么。不过郁闷的是太后这行程实在太诡异了,津门城都不打算进就想借海路直下江南,若按正常的逻辑来看的话太后应该是要赴国之,说服那些手握重兵的一方总兵们出兵勤王。

眼下朝廷已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老温再怎么兵行险招似乎都很合理,要想办法调动长江以南的兵马也是正常的事,毕竟对于老温来说他已经没时间再闲庭信步的招兵买马了。

除了兵马外朝廷现在的财力也是捉襟见肘,前段时间被劫了税银后果很是惨重,朝廷现在几乎是靠着蛮征暴敛获得银两。此举一定会越来越不得民心,难怪老温会那么着急,因为现在定王耗得起他耗不起。

看似是携天子以令诸侯,可惜的是天子刚登基没什么影响力,起兵的又是定王也有皇家的血统。各地官府很多都选择了待价而沽做壁上观,事实上朝廷现在是焦头烂额,老温这个家并不好当。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后巡视天下很正常,为了能有更多的兵马钱粮老温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一切貌似都正常,不过不正常的是先前一步到津门的并不是朝廷的人,而是本该呆在京城里的萧九。这点无伦如何师俊都想不通,明明这朝廷的大钦犯是藏在自己府邸里的,什么时候他又和太后扯上关系了。

更绝的是萧九前脚刚到,后脚江南敬国公也派人来了,他会派出浙江水师的精锐战舰来迎接太后去江南。两边倒是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要师俊无论如何保得太后周全,二就是这事万不能声张。

相比之下朝廷的人来得就太慢了,足足比萧九迟了三天才到的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