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是的,稍微有过战争经历的人都会知道,眼前这动作整齐划一,整体都散发着无比的自信与杀气的骑兵队伍,是一支何等可怕的精锐军队。

仿佛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好奇之色,赵桓微微一笑,携着他手边往营地里走,边道:“大汗可是注意到了我的护卫骑兵?”

合不勒点头应道:“是,皇帝陛下说的不错。”

“那便是岳飞麾下的背嵬骑兵,颖昌一战,他们顶着十倍金兵,苦战半日,大战获胜,首功便是背嵬。”

这支骑兵的厉害,一直关心着宋金战争的合不勒,心中自然清楚明白。只是原本以为不过是金兵战败后的托词,或是宋人的夸张,到得此时,他亲眼目睹了这支骑兵的存在,心中方才明白,原来天下骑兵,并不仅仅是蒙古人。

赵桓携着他手,却只觉得对方手中微微冒汗,他心中暗笑,却也并不说破。待到得营前,却是一眼看到白发苍苍的赵佶,正静静的站在营门正中,看向自己。

他心中一时也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下意识的几步抢上前去,郑重的跪下行礼,叩首泣道:“儿臣来迟,请父皇恕罪。”

赵佶已经老的不成模样,多年的绵衣玉食,荒淫无耻,已经严重的毁坏了他的身体,北国为囚,生活的不如意和精神的摧残,使得他老的更快,腰背已弯,两眼老花,穿着青袍的他,此时更象一个乡下私塾的老学究,而不是一个曾经的帝王。

见到长子跪在自己身前,赵佶神情复杂,愣了半响后,方才伸手去扶赵桓,将赵桓扶起之后,赵佶先看他脸色神情,然后方道:“几年不见,吾儿神色精神,比往日更佳。”

赵桓泣道:“父皇却是更显老态了。儿臣不孝,不能早些接回父皇。”

赵佶笑道:“自古没有古稀天子,我虽不到古稀之年,不过也过了花甲,人老了自然是这副模样,难道想和始皇帝学,去学神仙之术么。”

他这时候这般说法,赵桓极是意外,当年赵佶迷信道教,册封了不少道士为官,甚至给自己也上了道教的尊号,此时却一派豁达模样,看来这些年的俘虏生涯,给这个花花公子皇帝,上了一堂醒脑课。

赵佶哪里知道他的心思,又向着他道:“你当初不肯接我,我心中还是有些怨气,到得今时此日,方才醒悟。我的罪过和错误,唯有在这个时候,方能洗涮干净。”

见赵桓默而不答,赵佶又道:“你是孝子,我也知道,郓王他们回去,你待他们也不薄,况且孟太后在长安,你晨昏定省,从不怠慢。现今大宋不但收回故土,灭了金国,还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以前的事不必再提,我不放在心里,也绝不允许别人拿此事来做文章,吾儿尽可放心便是。”

赵桓见他如此清醒明白,心中当真安慰。他最害怕的,便是赵佶记恨他不肯和谈迎回于他,若是此时奉回太上,而太上皇又是与皇帝相对抗,那么对底下的政治和军事诸多改革,将是不小的阻力,最少,将会被不少人利用此事。

而此时对方如此明白事理,将来必定也不会过问政事,只是颐养晚年,绝不会给他添麻烦。他心中极是感动,终于诚心正意的答道:“父皇如此一说,儿臣惭愧,唯愿奉父皇回开封后,父皇能颐养天年,寿可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