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杨再兴看他脸色神情,丝毫不以金兵临近而为意,他心中纳闷,不由得向岳飞问道:“大帅,看情形必定是金兵主力大至,说不定就在这几天就会来攻,大帅好象全不放在心上?”

岳飞心情大好,看一眼儿子,见岳云也正用探询的眼光看向自己,便回身坐定,向着杨再兴笑道:“我在这里布的局,示之以弱,让人以为我兵力分散,岂不正是要他敢来?他不来,我正忧心,劳师费饷,数十万大军,几百万民夫,一天所费多少?李平章来褒奖我,岂不也是关心战机?今金兵前来,我料定敌人主帅必是宗弼,他向来自以为聪明,也确实善于捕捉战机,见我颖昌空虚,必定不会等大军云集才来攻我,而是率他女真精锐,岂图急而取我,岂不知这样一来,却正好落入我算中。”

他转向墙上木图,看着图上标志的金兵标识,向着两人又道:“金兵主力多以骑兵,前日军报,敌军步卒和不少骑兵尚在黄河北岸,今次算来,宗弼纵是来攻,也绝不可能是全师齐至,而以数万骑兵来战我麾下精锐,其能胜乎?”

他转过脸来,神情却是难得一见的温和,在岳云看来,甚至是很难看到的温馨。见岳云与杨再兴两人发征,岳飞又道:“自然,我军虽然精锐,可以说是大宋禁军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然而战争没有必胜才打的,我也不能说我必定能战胜宗弼。而此战又非打不可,非如此打不可,唯有如此,才能令宗弼大大吃亏,心浮气躁,陷在中原与我苦斗。”

说到这里,他神情已经转为肃然,目视两人,沉声道:“此战,唯有戮力死战,以死报效国家,非胜不可!”

岳云与杨再兴对视一眼,已经俱知对方心意,当下微微一笑,一起躬身拱手,答道:“是,末将等绝不敢负大帅信重,陛下所之所托!”

第174章 士气高昂

五月初三杨再兴等人由开封折回,带来金兵已经赶到开封的消息,初四、五时,已经有少量的金兵侦骑出现在宋军的防区之类,与宋军游骑有过几次接触,两边互相交手几次,宋军留驻在颖昌战区的全是背嵬骑兵,个个精锐,前来哨探的金骑也是军中精锐,两军每次遇上,都各有死伤,金兵死伤略重,背嵬骑兵也有不少死伤,感觉到对手不比寻常敌军可比。

岳飞根据形势判断,对方的主力必定将靠近临颖,先在颖昌城附近打下一个缺口,然后再根据宋兵的反应动向,再做布置。

他心知如此,便越发注意临颖方向的消息,每天侦骑不断,隔一刻时间,便有一队轻骑来回往返,几乎是络绎不绝,时刻观察着金兵主力动向。

初五晚间时,临颖方向的金兵终于不再是一队几十人或百余人,而是大批人马赶到,前去哨探的宋军侦骑,隔的老远就听得临颖方向人喊马嘶,一片嘈杂,临颖县城只有几十人的宋军驻扎,早就奉命撤离,金兵主力齐集,也是侦骑四出,将不少宋军骑兵赶退,一面防止对方侦察,一边也预备着宋军过来趁着金兵立脚不稳突袭偷营。

只是宋军却是出人意料的安稳,除了一队队骑兵阴魂不散,时不时的和小股金骑交战外,从五日到六日这一夜之间,两军只是偶有小规模的战斗,宋军的主力根本不动。

这样的反应,却正好映证了金军主帅完颜宗弼之前的猜想,宋军兵力分散,又多是步兵,调动不及,金兵突然出现,打乱了宋军主帅的部署,使得对方心慌意乱,根本不敢提兵来占,只能依靠颖昌坚城,以守待攻。

这样一来,全数以骑兵突袭的金兵,势必不会留时间给宋军从容调集人马,五日到得临颖之后,当夜犒赏全军,激励士气,第二天天色未明,金兵全数出动,往着颖昌府方向而去。

岳飞几乎一夜未眠,一直关注着几十里外金兵主力的动向,虽然知道金兵主力过来,但主帅是谁,几部兵马,骑兵中重骑与轻骑的分配,都还并不完全了解。

他一面下令各部准备,全军动员,准备着与敌军明日的决战,一面综合情报,分析着敌军具体的部署情形,到得下半夜时害怕第二天没有精神,这才勉强入睡,大约不到两个时辰,已经是精神十足,翻身起床,带着亲骑赶往诸军营中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