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到得此时,终对赵桓心悦臣服。
他久在外镇,对皇帝几次亲征的成绩,坊间传言又多有夸大不实之处,这就更使得他怀疑,而不能全然相信是皇帝亲赴戎机,决胜疆场之上,今次到得长安,所见所闻,甚至亲眼看到赵桓的骑术精良,再加上此时对车战以及步骑做战地形地利的分析,俱是皇帝当着他面,随意做来,此时此刻,却不由得不教他对皇帝的武略敬服非常。
欲要上前说话,以示忠忱之意,却又觉自己笨嘴拙舌,多言不如少说,当下只是躬身一礼,答了一个“是”,便自退后。
他这样的态度,反倒令赵桓更加欣悦,当即笑道:“卿可谓敏于行而讷于言,真有古君子之风。”
又向诸人笑道:“今日议说了一天的军事,朕乏了,你们想必也是累了。今年只怕不会有大战,朕又要册立皇后,大伙儿亦可以松泛一阵子。只是有一条,不可掉以轻心,安知金国此时内乱,不是在迷惑咱们?”
这话却又是在吩咐赵鼎与虞允文,两人当下上前答了,凛然称是。
赵桓却又笑道:“岳飞父子,宜在长安再住一段时间,一是观礼,二来在中央机枢之地多呆一阵子,将来做事也好更得心应手。”
第132章 讲武堂
赵桓吩咐之后,便即回宫,却甚喜岳云的武勇爽直,每常召见,就在宫中寻一场地,命岳云等人与班直侍卫们互相考较武艺,自己兴致上来,也上场与岳云比试一下骑术射术。
只是他虽然勤练不缀,又有良师教导,只是底子太薄,与寻常士兵相比他的骑射武艺自然精强,遇着普通将领,也并不弱,与岳云这样的天赋异禀又身经百战的万人敌相比,功夫却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几次下来,赵桓便也知道自己底细,因此守拙不发,只闲时去看岳云与御前班直们较量武艺,从旁观看,也落个热闹欢喜。
这一日岳云入得宫来,却正遇着散值右班都知李显忠,两人年纪相差不多,都是青年才俊,又都武艺精强,李显忠虽然在太原战事上立得大功,又被赵桓选入宫中任指挥使和班直都知,与岳云相比,无论战功名气,都相差极远。他也是心高气傲的人,心中原不服气,这几天岳云又屡败宫中班直,各人都憋气在胸,暗中在李显忠处怂恿,却要让他与岳云较一较高下。
两人都是青年盛气,一见面就如霹雳火石一般,当即就要动手。
还好赵桓就在一旁观看,好生劝嘱几句,又暗中给岳云打了一个眼色,让他务必给李显忠留有余地。
岳云很是机灵,一看皇帝眼神,已经知道意思。当即与李显忠动起手来时,却是不紧不慢,刀来枪往,打的甚是热闹。围观的班直侍卫们哪里看的出来岳云有意相让,一声声吆喝叫喊,为着李显忠叫好。
赵桓武艺一般,眼花却甚是老倒,已经看出来李显忠确实不是岳云对手,若不是自己命岳云留手,只怕早就被打翻在地。这种半真半假的比武殊无意思,赵桓略看一会,神思却已经悠游天外。
他此时婚期已近,自己想想也是好笑,前生结过一次婚,有子有女,赵桓这付躯体,亦是曾经立后。朱后贤德,北狩时不愿受辱投水而死,用着这个借口,赵桓一面在后宫大享齐人之福,这几年什么也没耽搁,自皇子赵敦生后,这大半年来,又有皇次子赵政,帝姬德金依次降临这帝王家,算起来,已经是二女一女,赵敦的母亲朱氏母以子贵,已经封为贵妃,其余侧妃、美人,亦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