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依命起身,虞允文却是站前一步,向着赵桓道:“臣愿意代天出使,请陛下依允。”
赵桓看他一眼,见对方双目炯炯,并不退让,显是出自至诚,而他身后各人,也有同样坚决,更多的,却是转头规避。
他倒也并不愤愤,出身寻常的人,自然也能理解普通人趋利避害的心思,任是忠君爱国叫山响,事到临头时无视自身利害的,又有几人。
是谓英雄究竟不同于寻常人的,便是此点了。
当下向着虞允文微笑道:“河南府一带金兵又有异动,你当日随朕亲征,比较旁人更知战场情形,今张浚犹在前方,赵鼎亦在潼关未归,朕身边需得有人襄助,卿不可远离。”
将虞允文劝下,赵桓目视主动请求出使的诸臣,良久之后,终点头道:“韩卿可为使臣。”
此语一出,被他点名的韩肖胃面色如常,只上前躬身一礼,并无别话。倒是在他身后,明显有不少人松了一口大气,吁气之声隐约可闻。
赵桓心里暗笑,沉吟着向韩肖胃道:“卿为瑞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已经不是寻常小臣可比,料想金人不会特别留难。”
他话未说完,韩肖胃便接道:“纵是金人留难,臣只要能见到上皇问及起居,便是不辱此命,请陛下放心。”
见赵桓面露笑意,他又问道:“若是金人谈判议和,臣当如何?若是议和条件里有送还上皇之语,臣又当如何,请陛下示下。”
赵桓选择此人,就是因他在为给事中时,就经常奉命出使辽国,也算是通晓外交事物的资深大臣,对方倒是果然经验十足,尚未起身,便问了赵桓核心大事,以出使得好方便行事。
见对方静候自己答话,赵桓却是头疼非常。
不做举动,不理会赵佶生死,显然无法扑灭这一股妖氛,而一旦派出使臣,事情的发展未必能尽如人意。
以赵桓的意思,自然是赵佶老死北国最好,免得回来添乱。而此时历史的发展轨迹已经远远不同正史,金人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此时却懵懂不知,使者一去,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他也完全没有把握。
当下只得沉吟着答道:“议和一事休提,对方若是提起,只索答他:退还我大宋失土,交还所有掠去的钱财器物,归还幽燕,两国以长城为界,为兄弟之国,方能致和。若是不依,则无可谈判。”
“是,臣遵命施行,就这般与金人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