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九边南直隶不一样,福建的战略位置相对的就差了不少,其他人也不愿意到福建这个地方来,所以尽管屡战屡败,邓民越的位置倒是牢靠,每次都是下旨申斥,丢人现眼却是逃不掉的。
这一次,京师大变,每个地方上的官员都是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被中枢刮来的风暴波及到,漳州失陷这件大事,太容易被人做文章了,邓民越也是改掉了从前懒散的性子,拼命的练出了一支新军,明朝的军队败坏,并不是因为制度的原因,而是因为有制度,没有人愿意执行,军官宁愿驱使士兵们去种田,也不愿意去辛苦的练兵,自然就这么颓败了下去,邓民越这次的练兵没有什么花巧的东西,就是把原来的操典,严格遵守,不让士兵们做别的,除了训练就是战斗。
练出来的结果让福建上下的军官们都是暗自的惭愧不已,原来兵弱就是不练,没有啥别的原因。
练出这支队伍之后,福建的上下信心暴涨,心想凭借着这支军队加上其他的卫所士兵的配合,拿下一个小小的漳州城总归是没有什么问题,这次因为听说了漳州城西洋鬼子的火器厉害,全省竭尽全力,而且在浙江和广东调拨借用,也是凑出了几十门炮,准备好好的大干一场。
既然明军是优势兵力的围攻,那也没有什么计策计谋可讲,直接就是大军在城外列开了阵势,准备攻城,附带说一下,很多福建的商人,在打仗之前,都是给军官们送各种好处,以求进城把自己的货物和欠款带出来,还有准备进去做最后一次生意的,偏偏这种行为,交战的双方还都是允许的。
所以有个颇为可笑的现象,一方面是双方的部队森森然的对峙,另一方面是两军之间的道路上,商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碌着,这种局面持续了三天之后,明军终于是忍不住派出自己的士兵假扮商人试图摸进城去,这才是双方戒严准备大打。
按照常规就是派出先锋进行尝试性的进攻,明军的三千人小心翼翼的进行突进,不过漳州城的工事要塞实在是太让人头疼了,先是各种小堡垒和壕沟,把漳州城西面的地形搞的支离破碎,大军行进的队列也排列不出来,只能是分成小队,或者是狭长的阵型,这样的话,人数众多的优势根本显现不出来。
而且你要是不管那些堡垒,里面的弓箭,火铳毫无顾忌的打过来,不要看那里面最多不过百人,可是几十个人也敢尝试着发动骚扰和进攻,然后再迅速的缩回去,让人头疼之极。
所以一开始只能是一个个的拔钉子,拔钉子的情况下,却更是麻烦,堡垒往往是十几个行程一个群体,彼此之间互相的倚靠,明军虽然是进攻一个点,可实际上却是进攻一个面,倒有些攻城的意思,这个实在是太耗费精神了。
整个上午的攻击,三千多人没有在堡垒群里面前进一步,反倒是折损了四五百人在那里,士气衰败的一塌糊涂,不管是怎么要求,也不愿意再去打了。
邓民越也是无奈,自己在福州附近闷头练兵,可是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了各种防御工事,硬攻还阵势攻击不进去。
好在这一次是把炮带来了,几十门大小的火炮摆出来,还真是有些威风凛凛的样子,外面的大营,凡是今天有作战任务的士兵和军官,都是尽可能的挤到前面来看看热闹,这些东南的省份的卫所兵,一向是用不好什么火器,一来是管武库的太监和官吏们,没有贿赂一般不会给你拿出好用的武器,二来是南方气候的潮湿,火药保存不易,那些坏掉的火药用在火器上,起的效果都是反效果。
久而久之,东南各省的兵丁作战一向是冷兵器的搏斗当先,就连弓箭都不常用,因为弓弦和火药有一个问题,如果是保养的不当,根本无法发挥出来威力,战场上稍有不慎就是掉脑袋了,哪能出一点岔子,所以大家宁可相信自己书中的刀枪剑戟,也不愿意用威力更大的火器弓箭。
这么下来,东南这些兵丁如果年轻点的,甚至是没有见过火器,这次看许多人声势浩大的推着炮上去,都是好奇的上前观看。
这次的火药到都是上好的用料,而且保存的非常好,说起来,福建上下这次也是下足了本钱,既然有钱,那些太监了官吏了还是拿出来了些好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