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明火点燃火药,所以必须对于发火的环境要求比火绳枪的枪膛要高,必须要小一些,才可以更加的保证气密性,同样的,相对较细的枪膛发射出去的弹丸,初速不低于火绳枪的发射。
不过因为上面种种的要求,对于制造枪膛还有击打燧石的卡簧的材料,都是要求比火绳枪的时候要高很多,对于华州来说,不是不能制造出来,可要是做,大规模的工业化,工业化这个词用的有些提早了,应该说大规模的作坊生产都做不到,最起码冶炼不出来质量这么高的钢铁。
只能是手工打造,慢慢的看看有没有解决的方法,结果到了最后,发现本地打造枪械的工匠们只能是有个构想,真正要做却没有能力完成。
当时对于精巧的金属构件打造的工匠,在欧洲只有钟表匠,在大明做这个工作的则是锁匠了,好在是华州有钱,最高首领江峰发下了号令,下面的各级官员核算之后,发现虽然是昂贵了一些,也是还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立刻是各路都是行动了起来,李和尚在江浙本就是地头蛇,立刻是携重金上岸,或者是聘请或者是绑架,搞到了出色的匠人。
还有人通过倭国的商人们,在日本聘请到了锻造刀剑的铁匠,这些人算是高手,即便是如此,若没有去年上半年从尼德兰新来的几名的锻造工匠,也是无法提供打造的钢铁,耗费了如此之大的人力,才是制造出十五支长短燧发枪。
燧发枪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并不能说是超前,其实江峰刚刚穿越而来,在钱庄看到的那几名守卫身上带着的转轮发火的短铳,实际上就是另一种的燧发枪,不过转轮发火的燧发枪可靠性太差,而江峰所用的东西造价太高,换句话说,就是都没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这只能说是奇技淫巧。
但是华州的制造坊却也不是耗费了钱财给江峰打造了些玩物,他们通过制造这十五支成品和无数的废品,得到了大批的经验,还有在枪械制造上面的实战经验,这种东西才是最为宝贵。
无数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早晚会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和制造。
当然,陈冲的颗粒火药的发现也是为这种武器的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或者说是困难,因为这样威力更大的火药,对于枪膛的要求更加的高。
试射的结果把卫士们的议论彻底的堵在了肚子里面,火绳枪射出一发子弹的时间,燧发枪的可以打出两发,而且穿透力和破坏力丝毫不逊色。
三十三卫的巡视是江峰巡视民卫的最后一站,他看到了让他惊喜的东西,还有让他惊喜的人。
华州太守府的衙役和细作有不少都是民卫中的人挑选出来的,对于本乡本土的民心动向极为的熟悉,各方面凑上来的资料,都是说民心比从前要安定了不少,都觉得华州都督是值得托付的人。
太守刘顺骅倒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效果,本来他只是想江峰的巡视可以显示他的兵威,自己的女婿别的不说,武勇二字几乎说是大明武人之首,恐怕是没有人有什么疑问,尽管那些事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传播,可是那些战胜的结果,几乎每一件都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现在华州十镇一百二十卫的居民都是内地迁徙而来,时间已经是过去了几年,生活已经是安定了下来,很多人手中宽裕,开始有了回乡的念头。这念头当然是憋在肚子里面不敢说出来,当年那些回乡的人什么下场大家可都是知道。
不过有了这个想法,人心就开始浮动,人心浮动总是给人可乘之机,在朝鲜这个地方,不是大明王法管辖,很多人对于江峰的都督府和太守府的法令还不觉得有些权威,前段时间的白莲教兴风作浪,就是这种情况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