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凑着门缝看进去,那小院的正堂里只点了一支蜡烛,因为开着窗,所以凉风时来,吹得灯火摇曳不定,再加上与院门之间又隔得远,所以屋内情形便更是绰约难辩。

这府里的下人多是四爷到长安后新买来的,他们不知道沈家在剑南道的规矩,所以见到这院内情形者无不窃笑。

这正堂里本来是点着里里外外十八根蜡烛来着,这商人之家嘛,朝廷上有规矩说不许穿绫罗,不许配金玉,更不许住华屋美宅,但是却没说不让多点蜡烛!所以,自打沈四爷买下这套院子之后,每到晚上,宅里各处都是点着明晃晃的炬蜡,映的一整个宅子都通明耀眼——按照长安的市价,那普通的猪蜡就要两个大钱一根,普通人家都是天黑就睡,连这种猪蜡都是舍不得点的,但是沈家却嫌那猪蜡点起来有股子别扭味儿,所以,就连这下人的房里也都是一色的点那上好的河东道玉蜡!

但是今儿,就在这些个下人们伺候着刚到长安的沈老爷子跟四爷在那边院里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老爷子就显太奢费,烛光太亮了也刺眼,让人把堂上的二十八根蜡烛给足足灭了二十根去,看着那剩下的几个蜡烛飘飘忽忽的,几个在旁伺候的下人就已经开始在心里窃笑了——好悬这老爷子没把饭吃到鼻孔里去!

而就在刚才,老爷子用罢了饭之后命四爷歇着,他自己带着几个老家人到这边院子里来看小姐来了,进了屋子就叹一口气,亲自动手掐得只剩下一支蜡烛了,这才肯坐下,当时跟在后头的有好几个他们这样长安才买到家里来的下人呢,在屋门口可是瞧得真真的!

就这股土老帽守财奴的模样儿,可是让他们这些卖身为奴的老长安人在心里大大的笑话了一阵子——本来他们还对这位一家之主的老爷子满怀好奇且心存敬畏来着,现在看来,他比家中的四爷可差远啦!瞧瞧人家四爷家常的那手面儿,再看看这个半死的老头子,连他们这些其实只是人家奴才,生死操于人手的下人们,都不由得撇撇嘴——

咱们长安人,就是当奴才的,都不至于这么减省呢!何苦来哉,都攒下那么大家业了,居然连点根蜡烛都不舍得!

这天子脚下的人向来便有一种跟皇帝老子是街坊邻居的盲目自傲,再加上也都是整天见那进士尚书翰林的,所以这耍嘴皮子说话尖刻的本事,也向来是冠绝天下,这一点不唯明清现代,在唐时的长安亦是如此。所以,一见这老爷子这个穷做派,再加上老爷子又病病歪歪的干瘦,便顿时有那嘴损的,用长安的官话给他起了个诨号,就叫做“老竿子”。

就在前些日子,也不知打从谁那里传出来的,说是府里的小姐要攀上高枝儿了,而且当时还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说是小姐如今闭门不出,那是要进到那武三思大人的府邸里做如夫人呢,所以这才开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啦!这小道消息一出来,可是让他们这些下人们疯传了一阵子,自以为这就是沈家的发达之始,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要跟着鸡犬升天了,但是等到这沈家的老爷子“老竿子”一进长安,大家顿时大眼瞪小眼,心说就这做派就这身份,人家武大人那边能瞧得上才怪!

甚至还有人在私底下叹息,说只是可惜了咱家小姐这品貌啦,多好的如夫人,现在只怕是十有八九是要毁在她这个老子爹手里喽!

天子脚下的人别的本事没有,这察言观色的本事可都是一顶一的,大家都是比着的猴儿精,看谁的眼皮子利索心眼儿转得快。下午时候看见老爷子满面愁容的从武家回来了,肚子里翻个跟头的功夫儿,这些人精儿们就已经明白了——

这不是明摆着嘛,人家武大人是看上了咱家小姐了是不错,但是人家看不上这老爷子呀!试想,将来要是人家真的娶了小姐过去封了如夫人,这本来大官之家娶商家女为侧室,人家就已经吃着委屈了,还架得住有这么个“老竿子”的岳丈其抠如此?

所以,看来这婚事儿呀,十有八九是要黄啦!

也正是因此,这才有了这帮子嘴贫的下人们在伺候老爷子进了院子之后,眼瞧着老爷子又现了一把穷样儿,退出院子之后却一个个的都没走,在这里小声的议论纷纷。

明着说是要等着伺候老爷子出来,大家伙儿好伺候着他老人家安寝了才算完,但其实呢,其实大家是等着要看老爷子再给他们表演一把乡下人的土老帽形象,那才算是过足瘾了呢!

这会子就看见正堂那儿昏黄的烛光轻轻飘摇,因为隔得远,里边那爷俩儿说了些什么,外边也听不着,里面什么动静外面也看不见,只是有那耳朵尖的,隐隐约约好像是听见里头有自家小姐的啜泣声,这下子也越发的证实了此前大家的猜测——这小姐要嫁到武大人府上去做侧室的事儿,看来是真的黄啦!不然小姐怎会哭得如此伤心?

就在这帮子人闲的牙疼七嘴八舌议论不休的时候,就听见身后不远处有人咳嗽,然后便是刻意放重了的脚步声传来,大家听见动静都是赶紧的回去站好了规矩。转眼间就瞧见一个小厮打着灯笼过来,走在后面的,却正是当时跟着四爷一块儿到长安来现在则是府里大管家的沈良,沈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