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这就对了嘛,宣召的是大臣,萧挺是个八品小官,可不是大臣哪!”

说着,李勣咳嗽一声,身子微微倾过去一些,一副臭棋老子支招的模样儿小声道:“这个么……不怕!待会儿你照实禀报上去,就说立下大功的萧挺萧大人还只是一个八品的官员,不够资格见驾,皇上和皇后娘娘自然不会怪你,到时候……唔,这个……咳……咳……”

那太监也是多年混在宫中的,当下听了李勣这番话,立刻便一点就透。

当下他点点头,一脸阿谀的笑意,“多谢国公大人指点,奴婢明白了!”然后他直起腰来,大声道:“诸位大人们,上殿了!”

※※※

含元殿上,群臣参拜如仪,不过抬起头来的功夫,大臣们却愕然发现,原本垂在御座后的那道水晶帘不见了。

御座,自然是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坐上去的,所以,即便尊贵如皇后娘娘,即便是皇后娘娘在代替皇帝管理朝政,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在执行皇帝的权威,但是这把御座,她还是没有资格坐上去,她理政听朝的方式是垂帘。

在御座后面悬起一道水晶帘拢,帘子后面放上一把椅子,这就是她身为皇后的位置。而因为古有先例,所以,大臣们对于垂帘听政这种颇有些牝鸡司晨意味的举动虽然不免在私底下议论几句,但是却也没人会出面反对。

毕竟皇帝陛下确实是有病,朝政又不能荒废着,皇后娘娘有大才,她出面代替皇帝管理朝政,倒也使得!

但是,在那个时候,尽管皇后武氏在皇帝李治的支持下手中握有绝对的权力,但她还是不得不在自己面前垂上这么一道帘子。

就这一道帘子,可以说是皇家的脸面,是朝中群臣的脸面,也是天底下所有男子的脸面。

垂了帘,就只是帮着皇上理事罢了,可以接受,但是撤去了帘子,这意义可就一下子变了!

垂帘听政,和临朝听政,说起来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是这意义和影响却是非同小可!

皇后娘娘此举……简直就是在以皇帝自居!

若是换在平常,单单就是这么一道小小帘子,大臣们便足以梗着脖子跟皇后娘娘吵上半天了,毕竟这在大臣们眼中,可是天底下第一重要的颜面问题!

但是,在眼前这个独特的形势下,皇后武氏携萧挺李勣之力一举荡定叛党长孙冲的,这个威势正在最最风光的劲头儿上,所以,大臣们对于皇后娘娘撤去帘子一事虽然心中惊诧且气愤,但是大家犹豫了片刻,面面相觑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抗议几句。

并非大唐朝没有耿耿忠臣,只是即便再忠诚耿直的大臣,在朝堂上打了几年滚儿之后,也都已经历练成人精儿了,现在大家都明白,即便是有些事情自己不同意,甚至是非常的反对,但是这个话,也要挑一个合适的时间去说,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