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张相公庙街,四海楼,繁华依旧。
还是三层楼高,还是烘漆的柱子,还是那黑色的匾牌,依旧是气派。
二楼,大堂。
若是连子宁再回这里,定然会感慨良多,他就是在这里,和孙挺架下梁子,以至于惹出的之后无数风波。也是在这里,和寇白门第一次相见,就此一生纠葛,注定无法抛离。也就是在这里,他写下了那一曲人生若只如初见,惊才绝艳,从此闻达天下。
只不过所不同的是,这儿的墙壁上,已经挂了一副装裱起来的字画,上面的字,银钩铁画,乃是极好的柳体。
正是那一曲人生若只如初见,在右下角,还有几个小字——壬午年八月初七,连子宁题于四海楼。
壬午年就是正德五十年。
当初连子宁作了那一曲之后,过了两日,这四海楼的老板便是寻到了连子宁家中,出资百两,央他写这幅字,连子宁洒然一笑,退了仪资,挥毫写就。
第六零三章 各方
自此之后,这幅字便是一直挂在这四海楼上,听说几个月前,一个出身江南士族豪门,来北地宦游的书生出资黄金一万两买这幅字,却被这四海楼的东家婉拒。
这东家也是个妙人儿,当众便说道:“这字摆在我家楼上,每日慕名而来的书生士子,不知凡几,虽说这几年也未曾能见捞到多少,但是只要这幅字在此,我家子孙千代万世,生意都不会断了,都能受此恩泽,如此算下来,又岂是这万两黄金能买下来的?”
一字万金,京城中又是多了一段佳话。
这会儿这四海楼中却是极为的热闹,座无虚席,而更是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那张八仙桌上站着一个书生,盘子碗的都叫他给踩在了脚下,弄得脚上汁水淋漓的,衣服的下摆都湿了,却也是浑然未觉。
他一手拿了个酒坛子,喝了一口酒,那酒都洒到衣服上了,他面红耳赤,口沫横飞道:“这功劳,要说国朝也有!什么时候啊?想当年英国公张玉,平了安南,给咱们大明拓地八百里,这功劳,能比得上武毅伯这个!可是那离现在多少年了?从永乐爷往现在算起,得一百五十年了吧!”
“这是灭国之功!浮一大白,当浮一大白!”
说着,又是一口酒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