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

“法兰西最大的钢铁厂,一个月才能产三万磅的铁,而您的矿监局,拥有十几座矿山和数十座冶炼高炉,如果全力生产的话,一天就能产超过一万斤的上等铁锭,给您的矿监局相比,他们简直像是乡下的小作坊一样,而且矿监局的那些匠师技工们使用的方法更为先进,生产的钢铁的质量,非常优秀,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是远远超过了英国这个欧洲钢铁冶炼最先进的国家,有这些优质的钢铁,再加上佛郎机炮的原理和这些巨炮其实是一样的,其实仿制起来的难度并不大。不过……”

冈萨雷斯说的没错儿,矿监局现在的规模,却是乃是相当的骇人。矿监局局正全旸更像是一位技术官僚,整日价只知道钻研自己的技术,在攻克了胶皮的难关,并且得到了连子宁的大力赏识和夸赞之后,又是和戴梓一起,紧张的投入到了机关枪的研制之中。至于局里面的事儿,根本就是撒手不管。

可是连子宁任命的副局正陆臬可是一个极为精明的角色,他精明强干,很是负责任,出身于武毅军的缘故,对连子宁的忠诚度就不用说了,那绝对是可以为之效死的,而且也很善于揣摩连子宁的心思,知道连子宁重视,更是做事得力用心的紧。

连子宁也不吝啬,每年大把大把的银子撒下去,陆臬遣人不少次入关,带着连子宁的亲笔信,泼水般的使了大笔的银子,通过戴章浦和寿宁侯张燕昌的关系,从工部下面的各个有司衙门,弄到了为数不少的技工,连氏财阀每次来东北,也送来了不少。这些匠师技工来的是还有些心情忐忑,来了之后,却是发现房子也建好了,很是宽敞舒服,每个月的饷银也都是比关内高出不少。在大明朝匠户乃是贱户,朝廷的猪狗一般,不但强逼他们干活儿,而且薪资更是低到了迹近于无,若是娶个漂亮老婆,被上司看上强抢了去的更是不在少数。

其生活之贫困艰辛,和军户差相仿佛。他们何曾有过这等待遇?一个个都是感激涕零,用心做事。

现在整个矿监局已经有了匠师技工三千余,至于在里面做工的民夫,更是超过了三万!在矿监局西边儿,已经是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他们就都住在其中。

有了这些中坚力量的加入,再加上炼铁炉之类的基础设施大量兴建,产量也是上升的极快,每日产铁两万又三百余斤,铜四千余斤,如果把衡量单位换算成年的话,就是每年铜三百九十余吨,铁五千余吨,煤差不多五万吨,相对于后世那些动辄产钢数百上千万吨的超级大企业,确实是很微不足道。但是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很不错了。

毕竟在整个十六世纪,全世界钢铁产业也不过是处在一个襁褓期,官营铁厂横行的永乐初年,全国铁产量是九千七百吨,而民营铁厂的产量不及官营铁厂产量的一成。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官营铁厂的退出,民营铁厂日益成为生产的主力,广东和福建在冶铁生产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弘治时期福建的铁产量达到六千吨,嘉靖十年广东的铁产量则达到两千七百万斤,也就是说,明季一年的铁产量也只在三五万吨上下浮动。而西方更是可怜,直到一六七零年,俄罗斯的钢铁产量才达到了两千四百吨,至于钢铁产业大爆炸的数字,那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儿了。

而现如今一个矿监局的产量,只怕已经是能够在大明朝的钢铁总产量之中占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比例,更是几乎相当于一个俄罗斯帝国的钢铁总产量的两倍,如此短短的时间做到这等规模,连子宁也足该骄傲了。

每每想及于此,连子宁不由得有些庆幸,这个时代的明朝,在各个方面,尤其是一些你基础工业方面,由于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深厚家底儿和大明朝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大明朝都是超出西欧一截儿的,自己好歹是搭上了这股东方的末班车,不用苦心积虑的在像是钢铁质量这种基础的东西上追赶欧洲,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

——现在镇远府的西边儿整天是黑烟滚滚,乌烟瘴气的,弄得周围几条小河的水也是发黑,不过在这个几乎是无污染的时代,这区区一个矿监局的污染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轻松就被大自然给净化了。何况,现在可不是讲究呢环境治理的时代,连子宁还巴不得手底下的污染越重越好呢!

污染越重,代表的就是重工业的蓬勃兴起。

冈萨雷斯说完,面有难色,连子宁立刻道:“不过什么?有什么难处?”

“咱们的技工太少了,尤其是熟练的技工。”冈萨雷斯叹了口气:“队伍中熟悉制造大炮,曾经受过专门训练的,不过就是我们十来个而已,其它的,都是后来跟着我们学的,我们的水平都不是多么高,怎么还能教别人?所以,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娴熟的技工匠师。”

“铸造火炮的匠师?”连子宁沉吟片刻,仔细的想了想,心中便是有些作难。

想要找到铸造火炮的匠师,至少得这个国家有火炮的存在才行,周围这些国家,也就是大明朝和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