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大明朝京师乃是天下首善之地,商业极为发达,南来北往的客商不知凡几,他们在这里看到家乡风物,自然是感到十分亲切,兜里又有钱,难免就会常来坐坐。

这一来二去的,自然就是财源滚滚。

而更难得的是,这么多的建筑,却是安排的错落有致,丝毫也不显得拥挤,反而给人一种很空旷,很宽敞的感觉。

连子宁自家在山东的府邸就已经是很出色,乃是匠心大师设计的,因此眼界极高,等闲并看不上,现在却是心里很是服气。

那小二把连子宁引到门口,便止住了脚步,道:“伯爷,这里面却不是小人这等人能进去的了。”

正说着,便有一个女子迎了上来,这女子大约三十来岁,高挑的身材被蜀锦的罗裙包裹着,凹凸毕现,一头青丝直垂到腰间,正是最最蜜桃成熟时候的一个美妇,不过在青楼这种迎来送往的地方,却稍嫌年纪大了一些。

那小二笑嘻嘻道:“兰姑,这位大贵人就是武毅伯爷,谷王殿下请的客人,您可要好生伺候着。”

那兰姑白了他一眼,啐道:“还用的着你说!”

说罢便是向连子宁盈盈一拜:“小女子见过伯爷!”

连子宁摆摆手,笑道:“无需多礼,都平常着就行。”

兰姑笑语嫣然:“我说烛上怎么结了一个好大的灯花,果然是有贵客。”

说着她便是挽住连子宁的手臂,举止亲昵,却丝毫不让人反感。

连子宁看了她一眼,并未挣开,这个女人看得出来,是久经欢常的,却无多少烟视媚行,反而是给人一种铅华洗尽,雍容大方的感觉。

兰姑挽着连子宁的胳膊便是带着他向前走去,走过了花木扶苏的白石小路,上了古旧的木板桥,脚踩在上面,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池里种了许多荷花,现在只剩下残荷而已,但是却别有几分萧索的意境。

几个扶桑刀客小心的把连子宁环在中央,对于这等做派,那兰姑已经见的多了,笑吟吟的只是跟连子宁说话:“伯爷,谷王殿下给您订的可是咋纳闷燕返楼最好的翠衣阁,视野高度,乃是咱们燕返楼第一。呵呵,能进谷王爷翠衣阁的,可都不是一般人呢!”

“哦?”连子宁漫不经意的问道:“谷王殿下,经常在翠衣阁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