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页

王螯乃是弘治一年的探花,学问文章说句实在话,就称当世第一也不过分。他教过弘治,教过正德皇帝,如今又来教福王最合适不过。

所以,福王又多了一个师傅。

苏木和王螯可是老熟人了,想当初在东宫的时候,苏木还做过他几个月学生,这次见了面,苏木大为惊喜,忍不住喊了一声:“哈,老王,又看到你了。”

喊完,才觉得不妥,就一整面皮上前见礼:“见过守溪先生。”

王螯本是个好脾气的人,也不以为忤,微笑着点头:“诛杀刘瑾一事老朽已经知道了,皆是你的功劳,老夫大为欣慰。”

有他给福王教书,苏木也松了一口气,这才是真正的大儒,有他在也不怕误人子弟。

老王耐心极好,有他在,在一个月之中,福王竟然学会了一百多字,叫张太后大大地惊喜。尤其是在年三十这天,见到福王歪歪斜斜写的那个福字,更是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一把抱住孙子就“心肝”“肉肉”地疼个不停。

又叫人给王螯师傅送过去一整套笔墨纸砚。

唯一不美的是,教福王一个月,小家伙竟然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吴俣软语,叫正德很不高兴,说堂堂天家男儿,说起话来怎么跟女人一样?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各镇兵马已经陆续开去山西前线,就连最远的辽东镇的前锋部队,也抵达京城。

如果不出意外,最多一个月,朝廷征讨鞑靼的大军就要部署到位。

苏木开始急躁起来。

可他却是无法可想,自己要想去前线,只能以皇帝随侍参谋的身份。可看正德的意思,这两个月根本就没有御驾亲征的想法。

苏木就算想使力,也不可能找人帮忙。皇帝亲征,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肯定会受到文官集团的强力阻拦。

这事,苏木也只能埋在心头,不敢在任何面面前提起。

而且,他每隔一天都要进宫一次,精力基本上都被福王的教育给牵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