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皇帝身边的宠臣,又是司礼监秉笔,御马监管事牌子,在京城里自大惯了。这次带兵平叛,本有意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也不枉掌管御马监这么几年。
但一旦接触到日常事务,却是千头万绪,恰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今天是部队来找他要兵器粮秣、明天有人为争宿营地发生争斗、再后天却是有人为了争道起了冲突,林林总总,莫名其妙的事情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找上头来。
可怜张永在京城高屋建瓴惯了,什么时候接触过这种烦琐杂务,整天纠缠在这种具体事务之中,只感觉一阵心浮气躁。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做一军之统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随便发出一道指令就能解决问题的。
相比之下,杨一清做起事来却是游刃有余,好像任何事情一落到他手头就不算是什么难题。
也因为有了杨一清在,军队终于收束完毕,顺利地出发了。
若非有他,估计整合两军还需一个月时间,到抵达宁夏前线,黄花菜都凉了。还谈什么平定叛乱,为国立功?
到这个时候,张永这才对这个相貌丑陋的文官刮目相看,进而大为佩服。
看来,文官中还真有不少人才啊!这个杨一清人情练达,又知兵知人,倒是一个可以做同盟的。
张永心中一动,想起自己竭力争取这个监军位置的目的。
之所以放在京城滋润的日子不过,跑山陕来喝风吃沙,张永想的就是摆刘瑾一道,看能不能找个机会将其拿下。
众所周知,安化王叛乱是因为宁夏边军不满刘瑾的军制改革,给了他可乘之机。
只不过,刘瑾如今在朝堂里一手遮天,要想走上层路线,挑出他的错来,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这盘棋要在棋盘外下。
如果能够在宁夏那边找到一些不利于刘瑾的证据,这事或许就能够办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