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页

总不可能叫胡顺别当什么锦衣经历,转去边军带兵。

到时候,只怕泰山老丈人首先就要同自己翻脸。

好好的cia头子不当,却去做军头在草原上喝风吃沙,这不是变相的贬职吗?

苏木叹息一声,摸了摸因为思虑太多有些发热的额头,忍不住喃喃道:“儿子啊儿子,虽然说咱们父子还从来没见过一面。可你一生下来,爹爹就欠了你一笔前世的帐。不过,爹爹也是倒霉,要还你的帐,首先得辅助你外公上位。可是,我却没有欠他的债啊!”

想到这里,苏木也没有个主张。

如果真实的历史不发生巨大的改变,正德年大明朝将和鞑靼有一场大战。那是胡顺唯一能够获取军功爵位的机会,得想办法要他参与进去。

至于寰壕之乱,就目前看来,宁王受到了极大监视,已经不可能生事。

想得头疼,苏木用不去想。

又看了一眼红木匣子,里面还放着几封京城官场上的朋友写来的信笺。有张永的,也有以前翰林院同事和殿试同窗的。

一看到这些信笺,苏木心中突然一动,感觉到自己依稀把握到了什么。

好像这里面蕴涵着一点什么不同寻常的机会,也许,这个机会对自己不算什么。实际上,在文官主政的明朝,苏木身为翰林院编纂、状元,已经拿到一切可以拿到的资历,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历练上十来年,入阁为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这事对胡顺来说,却是一场天大的机遇。

想到这里,苏木就将那几封信拿出来,在颠簸地车厢里反反复复地揣摩起来。

看完,又将这几期的邸报也同时拿出来,相互印证。

慢慢地,一个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第六百八十七章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