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徐灿徐公公为了讨好皇帝,胡乱走了个过场,回报说:查无实据。
皇帝倒是奇怪了,说这个李梦阳在士林和官场中素有清名,定然不会没有根据地乱说话吧?
这一问正好中了徐灿的下怀,他正愁找不着机会为东厂立威,重振作内侍的威严。回答说:现在的很多文臣读书是好,品德上也没什么问题。可错就错在想当然尔,或者按常理推之,以为读几本圣贤书,就天理尽在我手,别人都是小人,都只有聆听教诲份儿。
张侯是外戚,而文臣素来对外戚有戒心。按常理推之,必然会干一些欺男霸女扰乱朝纲的事儿。
可奴才去查了半天,却发现张侯虽然为人霸道了些卤莽了些,可他不是官,又从何收受贿赂?
每年朝廷给他那么多俸禄,他若是要女人,十两银子一个,京城里多的是人牙子,又何必费神去抢。如果张侯愿意,每个月买他十七八个青春貌美的女子,也没什么啊!
张侯私德是有亏,可并没有干出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
“李大人张张嘴皮子说一句话,我们这些查案子的就要跑断腿。可若是我们说一句话,文臣们自可用圣人之言来解释一切,也无须调查了解,这不公平啊!”最后,徐公公故意感叹了一声。
徐公公的话说得阴险。
弘治皇帝却没在意,笑了笑,心中却只道是那李梦阳犯了经验主义的错。
就说,算了,徐灿你去处理这件事吧!
他这也是随口一说,却不想,徐灿下手也狠,直接就拿了皇帝手敕,将李梦阳抓捕归案,发付北镇抚司关押,直接办成了钦案。
李梦阳身为七子之首,在士林中名气极大,他这次被抓捕入狱,震动不小。
一说起这事,茶楼中众书生都是不住叹息,又大骂严贼可恨,陷害忠良。
不过,这案子已经过去了好几天,都是旧闻了,相比之下,云卿重新出山一事更有意思些。
骂了几句,士子的话题又扯到新旧两大花魁头上。
原来,张侯张鹤龄被人弹劾一事惊动了皇帝不要紧,却将张鹤龄的母亲给吓病了。等到事情了结,这才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