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附棍上,徐灿顺便阴了锦衣卫一道。
“秀才,还是头名案首……顺天府事件的百户军官的女婿……”弘治也知道顺天府那件事锦衣卫处置得不错,虽然他对这事一直没有表态。可内心中,对锦衣卫所办这事非常满意。
又听说苏木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且拿了今年院试第一,脸色就缓和下来。
弘治皇帝对读书人一向看重,心道,原来这人是儒家门徒,应该不是一个不知道轻重之人,或许,事情并不像徐灿所说的那样吧。
对于东厂和锦衣卫,弘治一想警惕,他们的话,弘治也只信六分。
至于太子出去学武一事,自己儿子的性子弘治最是清楚,你越是反对,他越是来劲,真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人。
当下就挥手让徐灿退下,心道:还是得亲眼去见见太子和那个苏秀才究竟在干什么才好。
于是,接下来几日,他首先把朱厚照关在西苑好几日,又授意让人将刘瑾等人暂时调开。
今天恰好是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侍太子讲读的日子,原来,太子的侍讲官本是由三个大学士担任的。可阁老们事务繁忙。于是,日常教导太子的职责大多由翰林院的学士们担任。
对于无官无职的杨学士,储君自然没有敬畏之情,听了一节课之后,朱厚照就推说身子不好,散了堂,一个人偷偷跑出了皇宫。
太子前脚出宫,后脚就有人将此事禀告皇帝。
估计是跑苏秀才那里去了,弘治皇帝沉默片刻,立即让徐灿下去安排,自己则和杨廷和一道换了便装,微服出游。
对于皇帝这个决定,徐灿自然欢喜。太子私自出宫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而杨学士又是个耿直之人,这事若是闹开,太子身边的人只怕要换个便。不但如此,锦衣卫也会有大麻烦。
至于苏秀才的生死,他并不在乎。
一个小人物,对堂堂东厂厂公而语,也不过是个名字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