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感觉非常不妙,苏木知道自己太紧张,以至于无法静下心来。
这情形他当年参加高考时也曾经遇到过,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无法思考,在考场里坐了大约三分钟才恢复过来。
忙深吸了一口气,将头扭到一边。
等心绪完全平静下来,再将目光再次落到题目纸上。
这一看,总算是看清楚了,也看明白了,内心中猛地一震,如同有雷电在身体里一闪而过,将身体内外都照得通亮了。
“实在是太……”
“太简单了!”
事情果然如韶先生事前预料的一样,两道题目都是来自《论语》。
和县试相同,也是小题。
第一题是:其媚于奥。
出自《论语》八佾篇,上下两句已经被考官给截去了。原句是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大意是说,与其讨好离我们日常生活十万八千里的神仙,还不如和管我们吃喝拉撒的灶王爷的搞好关系,县官不如县管嘛!
从这一句看来,儒学其实是一种非常现实的学问。
第二题是:孰为好学。
出自《论语》雍也篇,原句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是孔子晚年时,鲁哀公与孔子之间的一段问答。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好学”的定义是“不迁怒,不二过”,完全是偏重在品德修养方面的认知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