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页

布幔扯下。

宋军后方露出一千门奇怪的武器。

火炮。

开始宋九认为这个技术应当很容易的,毕竟明朝就有了。

事实非是,前后研究它花费了近三十年时光,投入的钱帛不知凡几。但宋九也有错误,史上明朝官场风气极度腐败,虽有了各种火器,不过因为贪污,从官员到工匠全部在贪污,造成火器虽有了,一半不能使用,甚至大半质量不合格。这才造成在明朝火器没有发挥出更大威力的假像。

所以宋九不是很上心,上心了,眼光却放得太高,想要更先进的火炮,想要钢炮。

实际钢炮就是一个错误,钢炮肯定比铜炮好,可是现在的铸造技术仍没有上去,各种基础学问更没有跟上去,而且钢铁延展性不如铜,韧性更不及铜,所以必须对铸造技术要严更高,并且与铜炮相比,钢炮在技术未跟上去之前,也容易炸膛。

因此宋九的大跃进式的指导,等于走了许多弯路。

后来看到实在不行,宋九才指导用更贵重的铜代替钢铁。可能火炮威力差一点,成本高一点,不过研究成功了,就会积累更多的知识,以后就为钢炮出现打下基础,甚至为步枪技术也打下基础。这个道理就象婴儿的成长,先爬后走。不爬就想走,那太不可能了。

但宋九继续“好高骛远”,仍坚持研发后装炮。

与前装炮相比,后装炮射速更快、射程更远和精度更标准。甚至炮台可以在掩体内装炮弹,既方便又安全。

不过与前装炮相比,它的技术也更高。首先必须在炮膛内刻旋转来复线,宋九知道这个词,但不知道具体的什么来复线。

对枪炮等武器,做为前世的中国好公民,大多数都不是很内行的。

还必须有闭锁炮门与紧塞具,以及节约复位与瞄准时间,减少火炮射击时对炮架作用力的水压气体式制退复进机。

还有感谢穿越小说,否则这些名词宋九都不知道。

以及对炮身质量的要求,原先是想用钢炮的,结果未成功,然而也不能用纯粹的铜,实际这时候也没有纯粹的铜,多是合金,含有锡铅锌猛等金属的合金铜。但宋九还记得一个名词,硬青铜,就是铜与锡的合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