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页

这便是萧燕燕案头得来的消息。

河东那边败的战报暂时还没有送到她头上。

因此几处碰壁后,她明智的选择了没有动怒,并且宋朝将前线的百姓一起撤退了。这可是要命的,辽国不可能象宋朝军队那样,每次战斗必备大量粮草辎重。

因此她将主力军队集中,转向了定州。

这就是河北的苦闷之处,大多数是平原地区,即便有城池,也无法阻挡敌人南下。还好在沧州那边多是沼泽湖泊,不然更糟糕,后来黄河改道了,多次泛滥,泥沙淤积,湖泊没有了,沼泽也没有了,金兵便畅通无阻地南下。当然,金人也苦了,元蒙军队同样畅通无阻地南下,直到明朝天子御国门……

现在选择题到了王超手中。

军队就在他手中,也没有了周莹掣肘,十几万军队有了一战之力。

然而王超做了一件事,按兵不动。

这便是后世争议的地方,有人说王超做对了,他是主将,必须听从赵恒指示,在哪儿布大阵呢。

有人说王超做错了,不是那么一回事,赵恒是一个手软的人,手软到周莹犯下那么大错误,宋九仅是让周莹去楚州做知州,还磨错了嘴皮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当真王超学习李继隆,赵恒会处罚他吗?肯定不会!

实际王超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有两个结果,战胜了,相信赵恒不但不处罚他,反而会嘉奖他。可若是战败了,那会是如何?

当初在望都,他都选择了逃跑,况且现在。

这是一个只会打顺风仗与优势仗的将领,与大多数宋将一样。虽勇敢,可不敢打逆风战役。

因此他“明智”地选择了一个结果,伐木为栅,坚决防守。

然而他也没有想到,他的仕途有些黯然无光了,莫忘了,朝中还有一个首相,三朝老臣,并且担任了许多年,甚至主动上了好几回战场的首相……